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孔子
钱穆:君子还应具备“知”的品质
2023-12-10

钱穆:君子还应具备“知”的品质

君子还应具备“知”的品质。“知”,智也,是指“明道达义,故能不为事物所惑”(钱穆:《论语新解》),即孔子所推崇的君子需大智若愚、仁礼兼备、聪慧睿智。孔子通过对宁武子的赞赏来表明自己对知者的态度:“(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知者应该像宁武子那样大智若愚、达观大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邦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殷商时期的箕子也是这样的知者,在商纣王询问“时间”时,箕子认为“为天下主钱穆:君子还应具备“知”的品质,而一国皆失日钱穆:君子还应具备“知”的品质,天下共危矣。一国皆不知孔子教育思想文献孔子教育思想文献,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韩非子·说林上》),于是假装喝醉,称自己不知何时,由此,保全了自己。宁武子、箕子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大智若愚之君子。由于“仁”乃君子所具备的最重要之核心品德,故孔子眼中的知者始终以“仁”为内在依据,“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他认为知者内心认同仁德,并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认识到行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守仁义,在为人处世中始终践行仁德。孔子亦认识到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被框在各种繁琐的礼仪制度之下,事无巨细,都须按‘礼’行事”(王曰美:《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礼仪可以规范人与人、家庭之间、社会生活乃至国家之间的秩序和规范,是使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国家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所以孔子眼中的知者君子亦是始终以礼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知者不仅学识渊博,技能过硬,以仁为内在依据,而且能始终以礼为外在约束。孔子还以山水为喻,表明自己对“知”的看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眼中的知者君子如水般灵敏多变孔子教育思想文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具有聪慧敏捷的思维和迅速果断的行动力,会随时依据事态发展随机应变,不会墨守成规,恪守教条。所以,孔子的知者君子不仅学识渊博,还具备大智若愚、仁礼兼备、聪慧睿智的美好品行,从而可以在为人处世中明达不惑。

TAGS: 孔子 儒家 君子 钱穆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