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百家哲学
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的特殊形式悟道哲学
2024-03-23

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的特殊形式悟道哲学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通过“诗学-情绪学-悟道哲学”的相互嫁接,来创建悟道哲学的通用研究方法。那么,对熟悉诗学却不熟悉哲学的读者来说,读海德格尔时就会遇到一个困难:就算能从诗学角度看明白,却不理解海德格尔在哲学上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里准备以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为例,来介绍介绍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路。《哲学论稿》是后期海德格尔的几本代表作之一,主要思路就是在嫁接诗学-悟道哲学,由此就用类似于道家田园诗氛围的“诗学化的悟道”,并在哲学思路上借用了“存在学(本体论)”的壳来表述。

所以,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是:要同时熟悉诗学尤其道家田园诗-道家-存在学三个领域,这三者相互嫁接的研究形式是其他哲学家所没有的。所以,不管是只了解哲学还是只了解诗学的读者,都会觉得这本书尽管看了也有收获,但就还是觉得费解,尤其不理解为什么要表述成这种介于三者之间的特殊形式。

为什么海德格尔要研究悟道哲学?胡塞尔现象学是在悬置认识论而还原到了格式塔-知觉方式的研究,而早期海德格尔将这推进为悬置认识论而还原到实存论,两者的差异是知觉-情绪的研究不同。而到了后期海德格尔,则进一步将现象学的情绪研究推进到情绪-诗意-悟道的三者嫁接,是在悬置价值审判的理性哲学而还原到诗意悟道哲学。也就是说,海德格尔发现,现象学尽管最初研究起点是知觉,却通过知觉>情绪>悟道的链条而最终通往悟道哲学。

那么为什么要引进诗学?只要将悟道哲学嫁接在诗歌里,就有可能展开一种诗意乘以悟道而得到的超越深度。而这个思路,恰好就和中哲里“以道作诗”和“以诗悟道”相同了。不管是诗意还是悟道,都得面对这种追问:有什么研究意义?为什么这不是空想?这是因为,能通过情绪安抚这个中间媒介,就能将诗学-情绪学-悟道哲学连接到一起,而让诗意-悟道的意义有了情绪安抚的基础。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_海德格尔哲学概论_哲学海德格尔

然而,为什么要研究悟道的超越?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居然有超越?海德格尔在《哲学论稿》里没给出解释。但我们可以根据海德格尔在《谢林》里对谢林“参照着恶来解释善”的借鉴,来给出一种解释:是先有负面的情绪施伤者幻信了负面超越,再将这种负面越传递给了受伤者,而安抚者就要扭转出一种正面超越性来对抗-安抚。也就是说,正面超越并不是幻信,而是为了扭转“幻信的负面超越”而具有对抗-安抚意义的主动想象的设定。正面超越并不是一种为了信而信的信仰,而是为了安抚而对负面幻信的扭转。

所以,我们在看《哲学论稿》时,首先就要明白这本书研究的悟道哲学究竟有什么研究意义:诗意-悟道的正面感悟的研究意义,就是在为了安抚情绪而对负面幻信进行扭转。是先有了负面信仰,然后人们才不得不用正面感悟来对抗-安抚。这种正面的感悟,是可以在非神话的诗学视角里,不用神性名义而只用超越的名义来研究的。

而中哲的道家-佛家都是这种悟道哲学的性质,儒家-新约较为特殊是半悟道哲学-半价值化哲学。由此,在这本书里,海德格尔首先提出的是价值化理性哲学和诗意悟道哲学的划界,在他的措辞里用的是:理性哲学用“对存在者(或存在者的存在)的研究”来代表,悟道哲学则说成是“对存在本身(存在之为存在)的研究”。由此,他将“存在”也改称“存有”,而存有的本原位置则称为“本有”。而“存有-本有”其实相当于“田园诗化的悟道”。

而之所以他用“存在”的名义来研究,是因为现象学要和旧西哲进行对话(现象学本身是可以不借这个壳的):旧西哲在形而上学里研究了存在学(又译本体论),而现象学也可以借着存在学的壳来表述出一种“悟道哲学的存在学”。

那么,“形而上学的存在学”是什么意思?理性哲学的性质是,在社科人文领域是政治神学。那么,形而上学的存在学的性质就是:为政治神学提供“从受造物的秩序往政治秩序进行隐喻类推”的“受造物的神学”。悟道哲学借了存在学的壳,就能得到一种为悟道哲学提供“从拟人化万物的诗意往人世爱恨的悟道进行隐喻-寄寓”的“诗意乘以悟道的乘积”,而获得超越深度。这里只是借壳,其实已经是在研究悟道本身,而和旧西哲没有联系了。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_哲学海德格尔_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所以,对只熟悉诗学而不熟悉旧西哲的读者而言,这里遇到的阅读困难是:要首先理解旧西哲的形而上学-理性哲学是什么研究思路,然后再理解海德格尔现象学如何在这里和旧西哲进行划界,在划界的参照里理解什么是现象学的悟道哲学研究思路。

如果从诗学来看,其实是:海德格尔研究的悟道哲学的存在学,就是在研究诗学里点开拟人化万物视角,来通过拟人化万物的情绪互动来寄寓人世爱恨,也就是将诗里的写景解释为一种“用拟人化的景来寄寓人世的事”的研究。这个研究模块可以称为“拟人论”,是现象学的诗学的核心。这个拟人论视角是诗人特有的,只不过诗人未必都意识到,毕竟这是潜意识里的。

所以,海德格尔现象学对诗学的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的特殊形式悟道哲学,已经不是一般的诗学研究,而按现象学方法来还原-解释出诗人特有的潜意识里的一套超越的情绪系统。而这种研究思路,又恰好可以借着哲学里的“存在学”这个壳来理解。这是因为,在哲学里,一直都会有这种拟人论的思路,是在通过想象“物的秩序和人世秩序之间有隐喻联系”而得到哲学的同一性。诗学里恰恰须要从哲学里引进这种模型。

而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按类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身体化隐喻论(知觉)>拟人论(诗意)>颠倒法(情绪安抚)>生灭论(彼岸悟道)”的超验情绪系统的四步骤,并将这解释为“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反语>夸张”四种修辞格往情绪的内化。《哲学论稿》这本书就主要是以拟人论为核心来研究诗意悟道,也就是主要涉及拟人-夸张两种内化到情绪的修辞格。颠倒法(反语)则要看海德格尔的《尼采》《谢林》,隐喻论则是要看梅洛·庞帝《知觉现象学》和保罗·利科的《活的隐喻》。

由此,我们就能明白怎么看《哲学论稿》了。首先,要进行术语转化,在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里的各种术语,都是一种拟人论的田园诗化的悟道哲学术语,往往都是海德格尔临时参照着新约术语来转化到道家田园诗氛围而得到的。由此,这里就须要进行一种术语的还原,在阅读时,自动默认转化出新约术语的原型。由此,才能理解海德格尔在说什么。

例如,存有(存在)=悟道的存在=悟道的感悟,本有=悟道的本原=道。亲密性=拟人化万物所悟道导引的爱意-亲近感。柔和性=拟人化万物所悟道导引的怜悯-宽恕。等等。这里的转化方法是:1,都往悟道的方向去理解。2,嫁接诗学-情绪学-悟道哲学,按三者的术语来综合理解。3,海德格尔对悟道哲学的解释是以道家相近的。4,有些理解须要结合海德格尔后期的其他一些代表著作(例如,颠倒法和集置这两个模型)。

在理解了怎么转化术语之后,就容易阅读了。海德格尔的思路首先是海德格尔哲学论稿,将现象学的悟道哲学和旧西哲的理性哲学进行划界,在书里反复讲解了这种划界的必要性。

在划界之后,就开始直接研究悟道哲学了。海德格尔给出的方法是,首先用情绪学来奠基,这延续自他早期研究里的方法。他的意思是,悟道哲学的研究者首先要修炼诗人的角色,而诗人又首先要修炼一套诗人特有的超越情绪系统,而这套情绪系统的核心是“拟人论”即拟人化万物的视角,并由此而首先要激活“基础情调”。

基础情调是海德格尔的情绪研究模型里一直都有的。他将情绪视为一种潜意识氛围,各种情绪是在事件里激活的,而对情绪进行调谐的总枢纽则是“基础情调”。常人和诗人的基础情调是不同的:诗人基础情调是:惊恐(理解为悟道时的惊心动魄感-被触动感),抑制(理解为对情绪颠倒-疯狂化进行的悟道化的调谐-柔和化),预感(理解为对悟道的预信-预感),畏惧(理解为对悟道的最深位置的惊心动魄)。

海德格尔还提出了对诗意-悟道进行预感时的六个环节。这里就可以用一种类似于对启示性进行召唤的召唤仪式里的六个召唤步骤来隐喻地理解。在这种召唤仪式的隐喻里,海德格尔用了听觉隐喻来研究诗意乘以悟道而得到的超越深度,超越性(他称为神性)被隐喻为类似于波-场的情绪化的潜意识氛围的气息。

海德格尔哲学论稿_海德格尔哲学概论_哲学海德格尔

由此,这里就须要理解:理性哲学和悟道哲学的不同,就在于理性哲学是由“逻各斯(逻辑)”来提供点-网的存在秩序的,而悟道哲学是由“悟道”来提供波-场的情绪化氛围的气息的存在秩序的。

而悟道又是一种只能预感而不能感受的不可见者-不可显现者-不可能者。在海德格尔这里会说成:遮蔽,隐蔽。这里不是在为了相信不可见者而相信海德格尔哲学论稿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的特殊形式悟道哲学,而是如前所说,是因为先有了负面施伤者幻信了负面的不可见者,并传递给受伤者而有负面的不可见者的幻象,然后安抚者就须要扭转出正面的不可见者的主动想象来对抗-安抚。由此,在看《哲学论稿》时,就要理解海德格尔为什么要研究这种只能预感不能表达的遮蔽了。

而悟道是夸张这种修辞格往情绪的内化。海德格尔由此提出了“向死而生”作为极致的决心,来解释“夸张-悟道”的情绪动力源泉。海德格尔的思路是,既然不可见者的悟道是极致的,那么就要用极致的决心才能对极致的悟道进行极致的预感。

而具体的章节,则是在将情绪安抚转化到道家田园诗化-召唤仪式化的悟道哲学的隐喻写法来写。这里就不逐章进行解释了,只是介绍这个思路。否则,就可能理解不了他在说什么。他并不是在研究存在学的秩序,而仅仅是借了存在学的壳,而研究一种诗学化的悟道哲学的情绪安抚理论。

但《哲学论稿》这本书只侧重在诗意-悟道的嫁接,还未展开正负面情绪的颠倒-调谐的激烈对抗,而那种情绪研究的展开则要看他在这本书之后继续写的《尼采》《谢林》。也就是说,仅看这本书,还是会不太理解为什么诗意-悟的嫁接能有超越深度,而只有考虑到情绪学的正负面情绪激烈对抗的展开,然后再重新审视-解释这本书的研究,才能在补出的情绪研究里理解到完整版本的诗性-情绪安抚-悟道的嫁接所释放出的超越深度和情绪力量。

只有理解了这些思路,才能在只熟悉诗学而不熟悉哲学的情况下,才能理解海德格尔在哲学层面说了什么。现象学的悟道哲学并不是为了诗学而诗学的海德格尔哲学论稿,而是在借助诗学-情绪学来展开悟道哲学的悟道哲学深度。悟道哲学的悟道本身的研究,才是现象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现象学是在研究一种怎么将对悟道的预感推进到极致的更深位置的通用的悟道哲学(可以通用地解释儒释道耶等悟道哲学)。而诗学-情绪学还可以作为两个可以对现象学化悟道哲学进行应用和验证的领域,但海德格尔的书里并没有直接研究诗学-情绪学,而只是主要在研究悟道哲学,以及研究一种在悟道哲学和诗学-情绪学之间的连接。

TAGS: 哲学 悟道 情绪 海德 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