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学者推荐)建筑遗产环境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2023-12-19

(学者推荐)建筑遗产环境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建筑遗产环境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

——以沈阳张氏帅府为例

and of and Value :

A Case Study of Zhang's

文/唐丽娜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 士

(通讯作者)

唐建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 授

摘 要

城市建筑遗产是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体现岁月变迁的历史发展轨迹,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见证了经济、社会交替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以沈阳张氏大帅府为例, 剖析了大帅府建筑设计中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提高张氏帅府建筑遗产历史 文化价值的设计改造原则。

1 建筑遗产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城市建筑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是 城市曾经发展过程的直观体现,而且也随着政权、 朝代、文化的更迭一同经历着繁荣与昌盛、衰败与 没落。然而在对城市历史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开发、 利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其所蕴含的历史背景 与文化价值认识得不够深入和全面,经常会造成对 许多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维护开发只停 留在外观形式化的仿古阶段(学者推荐)建筑遗产环境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没能完全体现出城市 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作用 [1]。城市现存建 筑遗产数量的多少及历史文化价值的高低,不但反 映出一座城市曾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交融背景,更 能体现出现今城市经济发展的好坏,城市宜居指数 的高低以及市民文化修养的底蕴 [2]。沈阳市现存的 “张氏帅府”具备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多种中外建 筑文化及装饰风格的综合体现,同时兼具重要的历 史文化价值,这其中极具建筑文化融合风格的代表 性建筑有小青楼(图 1)和大青楼(图 2)。“张氏帅府”建筑群多种建筑、装饰风格的并存不仅是 所处时代建筑、装饰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更是当 时独特中西方历史文化背景交汇的产物,“张氏帅 府”建筑群是文化融合共生的经典代表。特有的历 史文化价值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了对 沈阳大帅府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多年来,针对“张 氏帅府”建筑群的修复开发利用计划不断被实施。大帅府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体现出来, 这种历史文化价值是古今中西融合、交汇、相互影 响和传承的,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现今时代,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建筑物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在国家部委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沈阳市政府先后确 立并公布了多批历史建筑遗产名录,并且着力于对 历史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保护,致力于最大化传承 城市建筑遗产所蕴含历史文化价值,致力将现存建 筑遗产建成与周围环境及景观相适应的绿色环保生 态型特色景观。在开发传承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 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实例当属沈阳“张氏帅府” 建筑群。在沈阳市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倡导下, 修复完成后的大帅府建筑风格保持了原有风貌,延 续了曾经的文化建筑气息,重现了其独特的、不可 复制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因而,建筑遗产的保护开 发发展离不开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重现。历史文化价值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是 人类文明的浓缩与精华,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记 录 [3]。这其中,建筑遗产是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重 要表现和承载体之一。只有充分开发可以体现现有 城市历史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重现可以 唤醒人们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的历史建筑环境空间 往日的风采 [4]。

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文化遗产_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_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文化融合之——小青楼

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_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_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融合之——小青楼

2 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2.1 凸显城市历史地位——展现城市文化变迁发展规律

城市建筑是各种文化和历史的积聚和载体, 遗存建筑作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身份的重要展现媒 介,记录了城市历史文化文明的变迁,既是城市 历史发展的实物化资产,又是城市未来发展所依赖 的文化基础。沈阳市多批次历史建筑名录共包含约 一百六十多处、三百余栋建筑,依据沈阳市历史建 筑遗产名录信息整理,对建筑遗产的时空布局分布 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沈阳建筑遗产所体现的 文化背景变迁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方面:(1)抗战环境下的沈阳城市建筑行为;(2)受西方“传入”的建筑艺术理论影响的沈阳城市建筑行 为;(3)西为中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理论成果 的阶段;(4)中西方文化与建筑理论相互共存与 互相融合的经典产物——“张氏帅府”建筑群。从 沈阳市现存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演变发展规律来分 析沈阳城市的近代历史地位和发展过程(学者推荐)建筑遗产环境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发现 沈阳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过程与其近代建筑遗产所 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变迁过程存在并存、同步、平 行发展的现象。沈阳城市近代早期建筑中并存着中 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之后其既遵从中国传统的修 建方案,并且以此为基本模式进行蜕变、继承、本 土化吸收,又进一步被外来域外文化所影响从而形 成特殊的移植、冲突、吸收最后融合的建筑发展现 象。直到 1912—1931 年奉系军阀崛起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将东北作 为大本营,这一时期整个东北经济昌盛、城市繁荣, 沈阳也随之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建筑 兴建活动十分频繁,是沈阳近代历史中建筑活动快 速发展与兴盛的时期。彼时出现了很多不同历史文 化背景下的建筑风格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 互渗透的特点,展现了历史文化变迁、发展、融合 对沈阳建筑活动发展历程的影响,即遵从“历史文 化发源 - 扩散影响传播 - 不同文化融合”最终达 到原生与共生并存的发展逻辑规律。

2.2 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是衡 量人类社会文明与发展进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在满足自身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基础上, 还会寻求一种精神上满足和回忆的情节 [5]。这种回 忆包含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回忆。我们每 一个人都会有这种丢不掉的回忆,并且随着年龄的 增长,这种回忆的情节会越来越挥之不去。人的生 活永远都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组成的,而对历 史建筑遗迹历史文化情节的回忆则可以丰富人们的 精神世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下,这 种对古城、古街区、古建筑历史文化背景的回忆和 传承尤为重要和迫切 [6]。对历史文化的回忆和传承 是人类自身情感的需求,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需求。个人、城市、民族、国家的发展脉络都是由 曾经、现在和未来组成的。彻底与历史和文化割 裂而独立存在的人是没有的,民族、国家亦是如 此 [7]。一个社会富足、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 必定会投入大的力气对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 进行传承与发展 [8]。现代化的过程与历史文化价 值的传承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世界文化遗产公 约实施指南》中提出:“历史城市是人类最美好的 创造,具有独特的价值,必须把这些价值在制定城 市规划的一切程序中体现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获知,对建筑遗产历 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绝对不是简单的怀旧、退 步,也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障碍,而是弘扬中华民 族优秀传统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需要[9], 是发展第三产业、振兴内循环经济的需求,是现代 化都市多元精神生活的体现,是现代化都市建设理 念的新方向 [10]。一言以蔽之,对建筑遗产中历史 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一座城市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体现。

2.3 彰显城市文化共情——推动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工作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普遍承 受着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长此以往不但会 给个人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给整个社会 带来不安定的突发情绪因素和社会医疗负担。弘扬城市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 展理念,可以凸显历史建筑遗产环境的典型特 色面貌,丰富人们的业务文化生活,给人们一 个自我情绪修复和疗伤的环境。市民在工作同 时能够与历史建筑遗产产生文化共情,沉浸式 感受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从精神层面丰富市 民及游客的文化体验。与此同时,这一过程可 以极大地促进内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 相关工作岗位,汇集了一定的建筑遗产修缮经 费,进一步促进了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传 承与发展工作。所以说,对建筑遗产景观中历 史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件一举多得的、 利国利民的事情。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_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_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融合之——大青楼

3 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的基 础就是尽力维护建筑遗产,使其不受破坏。在 此基础之上,对建筑遗产进行活化利用,萌发 新的生命力,激发出新的内涵。本文以“张氏 帅府”为例,阐述建筑遗产中历史文化价值传 承与发展的再利用途径。

3.1 优化内外部空间环境,避免建筑遗产历 史文化价值的缺失

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认同,首先需要 对建筑遗产的外部空间进行优化,防止老旧建 筑遗产衰落破败。对建筑遗产通过定期的走访 调查与维修保养也可以有效避免老旧建筑损坏。除去人为破坏,历史建筑遗产被周围环境逐渐 侵蚀的缓慢破损是造成历史文化价值缺失的重 要原因之一。周围环境各种不同形态的水、化 学腐蚀、各种微生物及昆虫都会对建筑遗产造 成长期缓慢的腐蚀破坏。要保护老旧建筑遗产, 避免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缺失,此种自然 界周围环境的缓慢破坏、侵蚀现象必须予以阻 断。预防此类不明显缓慢破坏的有效手段主要 有控制建筑内部的温度、通风、光照程度,做 好预防雷电、明火、昆虫的工作,避免一些人 的偷盗和涂鸦行为的发生。建立完善的清洁维 护和整体保养维护管理系统,对重要部位进行 定期清理维护保养,制定合理保护措施和准则。如有的地方不允许人为触碰,因此需要设置警 示栏杆,防止人为损坏。有的区域的壁画为了 保持历史原貌,重现历史文化价值,平时不允 许采用强光进行照射,如有特殊参观要求,经 过批准可以采用特殊光源进行短时期的观测。

很多建筑遗产的破损都是由于周围环境对其产 生缓慢破坏所引起的,现阶段这个问题还没有 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只集中 在对建筑遗产的修复上,对老旧建筑周围内外 部环境优化的关注仍显不足,因此需要我们大 力关注老旧建筑遗产周围内外环境的优化问题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不断定期完善维护老建筑周围的环境。

文化融合之——大青楼

3.2 恢复部分建筑遗产的历史原貌,打造历 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基础

历史上“张氏帅府”曾经遭到过两次比较 严重的损毁,建筑物损坏严重,并且被多方占 用使用。为了尽最大可能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 传承和发展建筑遗产中的历史文化价值,政府 确立了“分布回收,精细复原;一边回收,一 边复原,一边展示,一边发展”的政策。这其中, 恢复帅府中名人故居的风貌环境、藏品收集复 原展示是主要的有效手段,进而以求达到传承 和发展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目的。建筑环境是名人故居展示的重要部分,在 保持名人故居原始风貌的情形下,利用打造周 围协调环境的方式,达到满足多感官立体、多 方位视听需求效果,利用环境的启发激起人们 对名人居所历史文化背景价值的求知欲望。在 恢复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原貌的过程中,尽 最大可能按照“修旧如旧”的基本理念,依次对帅府四合院、大小青楼、赵四小姐故居、边 业银行办公楼进行了多次严谨认真的维护和修 缮,让原本破旧不堪,满目创伤的大帅府焕发 新春,重现了往日的风采。

3.3 以单体建筑遗产为基础,发展历史文化源区

我国目前现存的大多数古代建筑遗产都是 处于一种遗址展示状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 了“大遗址”的保护开发指导思想,对于近代 现代建筑遗产,也有打造历史文化主题街区的 方案。以此思路为主线,将“张氏帅府建筑群” 与周围街区改造相结合,建设民国历史文化源 主题街区,来实现保护历史建筑遗产和活跃地 方经济的目的。

历史文化源主题街区的建立就是要改变以 往那种走出建筑遗产大门就是高楼大厦、市井 闹市的现象,改变历史建筑遗产作为被现代化 文明围困的“文化孤舟”现象。当前,在市委 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张氏大帅府”西 侧和南侧的周边环境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观, 目前仍旧存在的问题区域就是北侧和东侧区域。北侧可以对东北三省总督府邸进行保护性修缮, 之后可以把沈阳故宫建筑群、东北三省总督府 建筑群、大帅府建筑群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形 成一个大的文化源主题片区,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之势头。这对于建立“张氏大帅府” 文化源主题街区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互助作用。东边主要将散落的民居迁移,拆迁坐落于东南 角的居民楼,收回原有的伍叁楼建筑,与原有 的赵四小姐(赵一荻)故居及边业银行办公楼 旧址一起组成大帅府东侧历史文化街区格局。“张氏帅府”建筑群外部区域可以陈列一些适 宜露天展示的历史文物,适量地增设一些艺术 特色的雕塑,使建筑群从内至外、由上到下无 一不呈现出“张氏大帅府”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

结 语

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是人 类文化的瑰宝。城市建筑遗产承载着重要的历 史文化价值,能够体现一座城市岁月变迁的历 史发展轨迹,展现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发展的 精髓。对历史建筑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进行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 沈阳“张氏大帅府”为例,剖析论述了大帅府 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并 提出了改善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传承的具体 方案。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张氏大帅府” 历史文化源区将在建筑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传 承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沈阳历史文 化名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秦 红 岭 . 论 建 筑 文 化 遗 产 的 价 值 要 素 [J]. 中 国 名 城 ,2013(07):18-22+26.

[2] 黄天其 . 历史城镇形态文化价值计量的类型学方法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998(03):83-87.

[3] 李久林 , 储金龙 , 赵志远 . 基于特征认知与价值评价的 传统聚落活化路径探究——以古徽州为例 [J]. 现代城市研 究 ,2019(04):121-131.

[4] 林娜 , 张向炜 , 刘军 . 中国 20 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价值 评价体系建构 [J]. 当代建筑 ,2020(04):134-137.

[5] 秦红岭 . 乡愁 : 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 [J]. 北京联合大 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3(04):58-63.

[6] 王新文 , 张沛 , 孔黎明 . 试论“重建”之于中国文化遗 产保护的意义 [J]. 东南文化 ,2016(06):13-19+127-128.

[7]赵伯伦,侯菁蕙,冯顺.开埠影响下的济南近代建筑历史、 现状与价值 [J]. 中外建筑 ,2021(01):204-208.

[8] 秦红岭 . 建筑遗产保护伦理初论 [J]. 北京建筑大学学 报 ,2016,32(03):16-20+28.

[9] 代鹏飞 , 刘子瑜 , 孙泽宇 . 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认识的特 殊性 [J]. 建筑与文化 ,2021(04):62-64.

[10] 宋刚 , 杨昌鸣 . 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再研究 [J]. 建筑学报 ,2013( 增刊 2):198-201.

TAGS: 建筑 遗产 历史 文化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