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 > 文学名著
唱童谣迎春节从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小学生必背75首
2023-05-29

唱童谣迎春节从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小学生必背75首

文学经典中的春节目录唱童谣迎春节从经典古诗词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五年级必背古诗词50首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词中小学生必背古诗中了解春节习俗读现代文学经典品味年的气氛和年的愿景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饱含文化意义的民俗活动。古往今来过年的文学作品,春节习俗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被写入历代文学作品中,成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唱童谣迎春节童谣是儿童自发的口头文学,看似简单,但非常风趣、生动。春节习俗十分复杂,于是人们创造了与此相关的童谣,来叙述本地春节习俗。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过年的文学作品,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唱童谣迎春节从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小学生必背75首,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童谣是儿童自发的口头文学,看似简单,但非常风趣、生动。春节习俗十分复杂,于是人们创造了与此相关的童谣,来叙述本地春节习俗。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童谣非常全面地叙述了老北京的各项春节习俗,可以帮助儿童大致了解

春节的民俗活动。二、从经典古诗词中了解春节习俗(一)《除夜》中的春节习俗:扫除尘土、祭神、祭祖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的这首诗形象地描写了除夕之夜人们扫尘、祭神、祭祖、放爆竹、守岁、喝椒酒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新春的期盼,抒发了对瑞雪兆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除夜宋·戴复古(二)王安石《元日》中的春节习俗:贴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各家都换上了新的桃符。这首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并且提及了爆竹、屠苏酒和换桃符三个习俗,生动地描述了春节的景象,让我们对春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元日宋·王安石(三)《守岁》《除夜》中的春节习俗:除夕守岁

、饮岁酒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除夜唐·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在旧岁将去、新年将至之夜,诗人对时间的感受和对人生的领悟。(三)《守岁》《除夜》中的春节习俗:除夕守岁、饮岁酒苏轼也写过《守岁》,他写出了儿童与作为成年人的自己的不同感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孩子只管玩耍,无忧无虑;而诗人则是感叹时光荏苒,担心光阴虚度,羡慕少年时光充裕,勉励自己仍须努力。这首诗描绘了同处于守岁时刻的儿童和成年人,因为年龄、见识的差别,对于除夕夜的不同感受。(三)《守岁》《除夜》中的春节习俗:除夕守岁、饮岁酒宋朝文学家苏辙在《除日》里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一般来讲,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吃饭也好、吃饺子也好,都是长辈优先

,只有饮岁酒是晚辈优先。那么,屠苏酒为什么让孩子先喝,而老人后喝?因为幼者是又长了一岁,而老者则是又失了一岁。孩子们先喝是要辟邪,同时让孩子快快长大;老人后喝是让老人慢慢变老,祝愿长辈长寿。(四)《爆竹行》中的春节习俗:爆竹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中详细描述了苏杭的一户人家在春节爆竹的全过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五)《甲午元旦》中的春节习俗:拜年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甲午元旦清代·孔尚任这首《甲午元旦》写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诗人描写了当时的过年习俗,如围炉守岁、放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等

。当时作者虽已66岁,但赤诚童心在字里行间仍清晰可见。(六)古代春节习俗:看戏过去人们喜欢看戏,而且在不同的节日要看不同的戏。《喜朝五位》的情节是五位男喜神、五位女喜神,在迎新之日来到人间庆贺皇帝一家圣寿无疆,献上一个大喜字。这些特定的时令戏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春节习俗的一个重要方面。三、读现代文学经典品味年的气氛和年的愿景现代作家怎样描述春节?比如老舍,老舍虽然曾在英国留学,但他是对传统文化比较支持、理解的现代作家,他在《北京的春节》中描述了北京的各种春节习俗。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过年的文学作品,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

展览会。老舍还特别描写了儿童们过节的情景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唱童谣迎春节从经典古诗词大全300首小学生必背75首,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瓤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老舍能够很平和地对待春节的各种习俗,他所描写的北京春节是快乐、充满幸福感的。古代的大多数作家和现代的一部分作家都对传统节日进行了客观、生动的描述,文学作品对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生动描述和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充分阐述,对于保存、发展传统节日有着重要作用。对待传统节日,我们应该本着文化多元的立场,尊重民众文化权利和生活方式,在学术研究、文学创作中,对优秀传统文化多一些理解,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方向。感谢观看

TAGS: 春节习俗 中国习俗 文化 春节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