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淮南子
分析高注的训诂方法及手段(淮南子)辨析
2024-04-11

分析高注的训诂方法及手段(淮南子)辨析

内容提要((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 写而成,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的系统而详尽的总结。东汉末年, 高诱注((淮南子》,高注是现存最早的((淮南子》注本,是研究《淮 南子》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分析高注的训诂思想,总结归纳了高 注的训诂方法及手段,肯定其巨大的训诂成就;同时,也就高注中 存在的一些失误进行分类辨析,在参考王念孙、俞樾、杨树达,吴 承仕等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一点看法。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淮南子》书及注的研究历史和 现状。第二部分从音、形、义、语法、修辞等方面总结归纳了高注 的训诂方法和手段。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不通文例,不符合 史实,不辨通假,不明句读,不察语境,不明词义等方面对高注的 失误进行分类辨析。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 关键词:《淮南子》;高注;训诂 ABSTRACT Huainanzi(《淮南子》)was compiledby severalthousands people who presidedby LiuAnintheWesternHan Dynasty.The bookhadconcluded completely systemlytheideasof“"ra0“in earlyyearsoftheWesternHan Dynasty.By thelast years theEasternHanDynastyHuainanzi(《淮南子》)was annotated GaoYou.The九otationofGaoYou‘SwhichiSthefiI杖oneon Hua加adz“《淮南子》)we cansee now,has beenan impoflant too} ofstudying Huainanzi.(((淮南子》)Thethesis generalizes Gao You+S exegectica/ways exegeticalIdeaslnGaoYOu’Snotation淮南子精神训原文,Ononehand。

淮南子精神训原文_淮南子精神训翻译_淮南子训是什么意思

theauthor acknowledges hugesuccessesofGaoYOu’Snotat/on.Onthe other hand,the author analyses distinguishesthedemeritsin GaoYou’Snotation011 Huainanzi(《淮南子》)and clarifiedhisown viewsonthebaseof studying other people。S achievements. Thethesisis composed offoLlr parts.The first partbfiefly jntroducesthebook.itsnotationsandthe history studyingonGaoYou。snotation.ThesecondsummarizesGao You’S exegecticalways andmeasuresinhisnotationinthesound。 f。rmofsome words.meaning,grammaf rhetoric,and SOon,The third analysing.Itclassifiesthedemerits jn GaoYou’Snotationintothe following categories:misunderstanding analogyphoneticsloan characters,context,themeaning historicalfacts,and SO 0n.Finally.the author gives thenotationof GaoYou。

Sa concluding remark Key words:Huainanzi;Gao YOujS notes;exegesis 《淮南子》高诱注研究一、《淮南子》书及注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淮南子》二十一篇,本名《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公 79年——公元前122年)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两成,于汉武常建元二年(公元前l39年)献上。热向,刘歆父子 校订图书,订名《淮南内》分析高注的训诂方法及手段(淮南子)辨析,置于诸子略内,后世遂称《淮南子》 或《淮南鸿烈*。《汉书 艺文志》杂家载:“《淮南》内二十一篇, 外三十三篇。”颜师吉注目:“内篇论道,外篇杂说。”《钦定四库全 书总目》:“今所存者二十一篇,盖内篇也。”((淮南子》以其庞大的 体系,丰富的内容,为后人所惊叹。东汉末年,高诱注《淮南子》, 在叙中对全书内容作了如下概括:“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 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淮南子精神训原文,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日《鸿烈》,;鸿,大 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刘知几在《史通 自叙》中 说:“昔汉世刘安著书,号曰((淮南子》,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 上自太公,下至商鞅,其错综经纬,自谓兼于数家,无遗力矣。

淮南子精神训翻译_淮南子精神训原文_淮南子训是什么意思

” 胡适《淮南王书》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两《淮南子势又 集道家的大成。”可阻说,《淮南子》一书是对西汉前期道家思想的 系统而详尽的总结,是研究与“文景之治”相适应的统治思想即黄 老恩想的极其宝贵雨丰寓的资料。然而其内容的驳杂也是众所周 知,范文澜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不成为一家 言。”(((中国通史)))侯外庐说:“其书意多杂出,文甚沿复。”(《中 国思想通史》)因此,从其广博、丰富的内容及编写者之众丽言,((淮 南子》应归入杂家,从其主旨而言,《淮南子))亦可归为道家。 《淮南子))汉世有马融“】、延笃n】、许慎,高诱四家洼。流传 至今的只有题名高诱注并有高诱叙的一种。《钦定四库金书总目》 高注是现存最早的((淮南子》注本,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淮南子》文中说:“《淮南鸿烈))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有东汉高诱注,亦注家最善者。”后世学者研究《淮南子》多自高 注始。研究成果主要有: 王念孙《读书杂志》82卷,其中《淮南子内篇杂志》22卷, 主要从文字、音韵、训诂、校勘诸方面对《淮南子》进行考释,其 内容精采纷呈,但王氏很少论及高注之失误,而多据高注订正文之 俞樾《诸子平议》35卷,其中《淮南内篇平议》3卷,俞氏的训诂,考据,在方法上跟王念孙一样,以古音求古义,不限形体, 不过不如王氏谨严。

近人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该书裒辑王念孙,孙诒让等 二十余家之说,并遍引《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 帖》、《意林》、((太平御览》等唐、宋类书为佐证,资料丰富,为阅 读和深入研究《淮南子》提供了方便。 上起乾嘉,下迄当代研究《淮南子》之学者辈出。除上述几家 外,研究((淮南子》者还有洪颐煊、陶方琦,钱大昕,梁履绳,桂 前人勤治本文者多,而措意训说者少。至今尚无入著书专论《淮南子势高注之训诂思想及训诂得失。本文拟从训诂条例,训释手段 及释义失误等方面,对《淮南子))高诱注进行讨论。 本文《淮南子》原文主要依据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9 年)同时参照((四库金书》影印本。 =、《淮南子》高注的训诂条例及训释手段 训诘条例指的是前人在iJiI诂实践中沿习使用并不断发展的训诂 方法、方式、用语特点等,训诂手段指具体的释义方法。两汉时期, 封lI诂学进入兴盛阶段。东汉末年,高诱注《淮南子》,他在充分地 继承前人的训诂成果的基础上,使前代所产生的训诂方法、手段日 臻完善。 声训分析高注的训诂方法及手段(淮南子)辨析,亦称音训。往往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高诱((淮南子》注中大量运用了声训这种方法。

1、利用声训明通假 按:高训极为急,是将“极”作为“亟”之假借来看的。《庄子’盗跖》:“亟去走归,无复言之。”陆德明《经典释文t庄子音 达《淮南子证闻》云:“杂字从集声,集古音在合部,币古音在帖部,二部音最近。《一切经音义》卷十一云:‘口币,古文蝶’。此 币集相通之证也。” 乐记》:“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郑玄注:“爱或为哀。”《吕氏春秋 报更》:“人主胡 可以不务哀士。”《说苑,後恩》哀作爱。((汉书 游侠传》:“章叹 《汉书补注》云:“哀者,爱也。言吾以布衣之贱,见爱于石君。”2、利用声训说明语源 “越王翳逃山穴,越人熏而出之,遂不得已。”《原道训》 按:止,已照喻旁纽,叠韵。((淮南子精神训》:“其生我也 不强求已,其杀我也不强求止。”高注:“已,止也。”《诗 雨》:“鸡鸣不已”。又《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传并 日:“已,止也。”《史记 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集解引应劭: 春。”《史记五帝本纪》仲作中。《礼记 月令》:“仲春之月。”郑 食货志》:“四时中月。”颜师古并注:“中读日仲s”“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蜣之肉淮南子精神训原文,时多疾病 无灾无害。”((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害, 氏春秋孟春纪 重己》:“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又《吕氏春秋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通过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先秦典籍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左 厶谓之公”,《周易讼卦》释文:“讼,争也,言之于公也。”等等, 都是形训。高注中也用到了形训这一方法。例: “逍遥于广泽之中,仿洋于山峡之旁。”《原道训》 义训就是直陈其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朱宗莱((文字形义篇》说:“义训者,训诂之常法。通异言,辨名物,前人所以诏后,后 人所以识古,胥赖乎此。”下面分类说明高注中的义训。 1、描写形象

TAGS: 淮南子 汉朝 道家 王念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