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庄子
《老子》的“无为”,臣下必须有为
2023-09-26

老子》的“无为”,臣下必须有为

#古籍守护人#

从《老子》、《庄子》到《淮南子》看 “无为”的发展

(注:《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其书包含了诸子百家的精华和汉代的思想发展,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属于子部。)

老子庄子选集_老子庄子选是道德经吗_庄子老子选

任继愈‬老师‬曾说‬: “无为”与“有为”的问题,从认识论上说就是人的能动作用问题。《老子》的“无为”,有顺应客观态势、以柔克刚的含义,但其主要倾向是尚自然而诎人事,有消极性。《庄子》内篇将消极无为发展到极端,认为人是毫无作为的,只能任听命运的摆布。

接受《老子》思想资料的唯物主义学派,总是用积极的内容去充实“无为”的概念。《庄子·在宥》已将“无为而治”理解为君不必事事亲为,君主可以无为,臣下必须有为。韩非在《主道》与《扬权》中说,君王因任而授官,群臣安分而守职,便是“上下无为”。《吕氏春秋》指出,所谓“因而不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环境、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含义。

《淮南子》的“无为”论,实现了“无为”概念在自身演变过程中的最大一次飞跃,使“无为”成为一种特定的有为。这集中表现于《脩务训》。

《脩务训》明确批判消极的无为主张:

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如此者庄子老子选,乃得道之像。吾以为不然。

《齐物论》认为得道之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大宗师》要人们“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应帝王》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都主张停止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正是《脩务训》批评的无所作为的“无为”论。类似后期庄学的上述论点,也见于《览冥训》《精神训》,《椒真训》也有“耳目不耀,思虑不营”“偃其聪明”等语,表明在这几篇由道家学者撰写的论文里,保留了后期庄学的某些消极影响,都包括在《脩务训》批评的范围之内。

老子庄子选是道德经吗_庄子老子选_老子庄子选集

《脩务训》很像是儒家荀派的作品,它引证所谓五圣的事迹论证消极无为无济于事,对于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满了信心。例如颂扬神农教民稼穑、遍尝百草,尧舜征凶顽、爱民而教之庄子老子选,禹治水施德、不辞辛苦《老子》的“无为”,臣下必须有为,他们都“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平民而成就大事者,则有“伊尹负鼎而干汤,吕望鼓刀而人周,百里奚转鬻,管仲束缚,孔子无黔突,墨子无煖席”。它得出结论:“自天予以下至于庶人,四职(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

《脩务训》指出,自然界的运动,不能天然就符合人的需要;必须在其自然性能上添加人力的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从效法自然,提升到利用和改变自然;在理论上把这一问题说得如此透彻和深刻的,古代认识史上实属罕见。《脩务训》提出了关于“无为”的新定义:

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四,推回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无为”新概念的基本要求是去私去欲、循理而动,也就是说,凡是正当的合理的行为即是作者所说的“无为”。《要略》把这种“循理而举事”的“无为”,叫作“通而无为”;把消极随顺的无为,叫作“塞而无为”。

“无为”之称虽同,“其所以无为则异”。《脩务训》举例说:“水之用舟,沙之用鸠,泥之用辅,山之用慕,夏渎而冬陂,因高为田,因下为池”,这些生产活动能做到因时、因事、因地制宜,所以叫作“无为。”“若夫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已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违背自然规律任意妄为才是“有为”。

“无为”的概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完全承认并容纳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了“按规律办事”的同义语,达到了老庄哲学的这个术语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脩务训》对“无为”概念的改造表明,汉初的黄老之学,盖公传授曹参的清静无为之术,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非改变不可了。

—任继愈谈道家与道教,《淮南子》

老子庄子选集_老子庄子选是道德经吗_庄子老子选

#读书笔记#

个人解读:

《淮南子》中对“无为”新概念的基本要求是去私去欲、循理而动,也就是说,凡是正当的合理的行为即是作者所说的“无为”。

这里没说清楚的是,什么样的是“合理”,合宜的呢?

其实《老子》中对这个“有为”、“无为”是有一些说明的,如无为合道的圣人是什么样的,“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圣人是具上德者,无私欲,无功利之心,以百姓心愿为目标去治理国家。

那么德者,唯道是从。道在相上,起用上有什么特点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或称“生化”即是道所显现出来用上的特点。所以有《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利生”者,即是合德,即是“合理”。

老子庄子选是道德经吗_老子庄子选集_庄子老子选

百姓,不论什么时代的百姓,其首先的需求是生存,然后能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等等。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也符合现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的需求。

这个就是百姓之愿,圣人之心。所以,你说合道者就没有“目的”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圣人没有私欲《老子》的“无为”,臣下必须有为,“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对任何人均无偏袒,只为“利生”。

既然“无为”的圣人有“目的”,或者说有个与“天地自然之道”同样的方向。顺天地之德,“参赞天地之化育”,辅助天地,让百姓和谐共处,自然发展的更顺畅庄子老子选,“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我无为而民自化”。那要怎样才是合理的“无为无不为”,他具体要怎么做呢?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一旦有损人利己、害生图利的私欲出现,“镇之以无名之朴”,复归于无欲。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所谓“多智则多欲”,一旦“智巧”这类“小聪明”向着过分而害生的方向发展时,就要及时“镇之”。上行下效,圣人行“不言之教”以“无事取天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

可见,“无为”非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害生”的不做,正常情况下,万物自化,自然在正道上发展,一旦发现有极端化或多智多欲的苗头出现,要及时“镇之”,让其回到“无知无欲”的自化道路上来。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定要在趋势未起来之前,才好治理,这就需要圣人随时警惕,“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这样小心谨慎的维护着,才能“往而无害,安平泰”了。

老子庄子选是道德经吗_老子庄子选集_庄子老子选

在万物顺利自化之时,不要别出心裁的“没事找事”,尚贤贵货搞潮流都会引起“立场、分歧、竞争、利益相害,唯利是图,投机倒把……”等等无穷后患,这些“有为”终会导致“害生”。所以圣人要“为道日损”,损欲望,黜“小聪明”,益“大智慧”。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个圣人的“无为无不为”,其实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是吗?

老子庄子选集_老子庄子选是道德经吗_庄子老子选

(注:任何学说都有时代局限性,都是“就事论理”,但有言说,皆有因缘相应,因变则理变,非是万古不变之恒道。所以都会随时代变迁而发展,不要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评古人,要从变化的里面去体悟不变的宗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TAGS: 圣人 老子 万物 消极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