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文
北大天文学科毕业生的光芒闪耀:熊大闰星体
2023-10-30

北大天文学科毕业生的光芒闪耀:熊大闰星体

北大天文学科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了800多名优秀人才。毕业生中有三人成为中科院院士,多人担任天文台台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中国天文界的栋梁和骨干,为我国天文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些毕业生在国际天文学界也担当重任,有重要学术影响。以下是这些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陈建生: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天体物理专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大天文学系创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天文研究所,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北京市主委,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以他为主与其他学者合作确证了高红移宇宙空间原始氢云的存在,与同事合作通过分析类星体吸收线证明了高红移星系的存在,并通过对元素丰度的测定和比较显示出星系化学组成在百亿年内的演化,在国内率先开展类星体物端棱镜巡天,发现上千个类星体候选者。结合我国条件,发展了实测手段并开展研究首次提出并与同事一起实现了在施密特望远镜上用CCD进行多天体同时快速测光的方法,开辟了一条大样本天文研究的新途径。

熊大闰: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首席科学家。在恒星对流理论以及与之有关的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中,摒弃传统的混合长的对流理论,发展了一种独立的非定常恒星对流的统计理论和一种非局部对流的统计理论,并成功地将它们用于变星脉动和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论计算,解释了变星脉动不稳定区红端边界,克服了传统理论在大质量恒星演化计算中著名的所谓半对流区的理论困难。较之传统理论,新理论得到与观测更为相符的结果。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艾国祥: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北大天文学科毕业生的光芒闪耀:熊大闰星体,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常委,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科技部973总顾问组成员。1997~200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专业委员会主席。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其研究成果获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了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获得199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2003年以来发明并主持中国区域导航定位系统(CAPS)的研发。

张柏荣: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1966年到云南天文台参加该天文台的筹建工作,任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院长,云南天文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太阳物理和太阳活动预报。 对组织和领导建立我国南方天体物理实测基地-云南天文台的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天文研究成果_中国的天文研究所_中国天文研究所

苏洪钧: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工作。曾任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项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主任,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北京天文台副台长,项目总经理。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偏于河外天体物理的观测研究。参加的“星系相互作用及其活动性关系的研究项目”获 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夏晓阳:

1982年-1985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政协常委。主要研究领域是星系宇宙学北大天文学科毕业生的光芒闪耀:熊大闰星体,在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3年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1997年分别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李淼:

1978年-1982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1990年起先后在美Santa 加州大学、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助理。1999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研究院院长,台湾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工程入选者。研究量子场论、超弦理论以及宇宙学。在超弦理论中的研究,特别是在两维刘维尔理论、D膜以及黑洞的量子物理等方面,有一定国际影响。

李焱:

1979年-1983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2008年任云南天文台台长。1993—1994年在德国太阳物理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在国际国内天文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出版专著1本;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中国天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大和重点项目,并获得199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1998年度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研究方向为恒星结构和演化、日震学、星震学。

刘晓为:

1982年-1986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所长。曾在德国慕尼黑欧洲南方天文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天文系交流访问。曾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天文系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代理所长。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领域为行星状星云、电离氢区的观测和理论分析,星际介质物理,天体物理中的原子分子过程,恒星、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星系的化学演化。

洪晓瑜:

1987年-1990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2017年任上海天文台台长。从事射电天文研究,主要利用VLBI技术研究活动星系核的致密结构。通过多波段VLBI观测,研究活动:喷流星系核喷流结构和偏振的变化,进而研究喷流的自行、活动星系核爆发和磁场变化的联系、以及其辐射特性等。结合其他射电综合孔径(如VLA和)的观测研究,从形态上研究活动星系和在不同长度上的喷流结构,探讨活动星系核的射电喷流准直性。负责工程项目包括:绕月探测工程VLBI测轨工作,任VLBI测轨分系统的总指挥;中俄合作火星探测萤火1号VLBI测轨工作,任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DBBC)》等。

沈志强:

1986年-1989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7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两研究所工作,任外国人研究员,后在中国台湾中研院天文所做访问学者。是中科院2002年度第二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在“百人计划”执行期间,发表(含接受)论文36篇并编辑会议文集1本,其中SCI收录20篇(1篇,第一作者)。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课题始终聚焦在天体物理领域中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发展的最前沿方向。申请获得了大量国际大型天文设备的观测时间。着重于对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候选体人马座A*(Sgr A*)的高分辨率毫米波VLBI观测研究等。领导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支持“银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结果于2005年11月3日在上发表并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入选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郝晋新:

1984年-1988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8月,任北京天文台科技处处长。2001年7月任国家天文台台长助理、科技处长。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数学力学天文处处长。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与空间科学处处长。长期从事天文观测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曾担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研究”中“变星与不稳定星”子课题负责人。近年来主要从事空间天文项目的培育、组织和预先研究工作,天文大科学工程立项和实施的推进和管理工作,国家和院层面空间科学的推进工作等。

王娜:

1998年-2001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台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新疆自治区科协常委,新疆天文学会理事长,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在开创我国脉冲星的观测与研究、在祖国边疆建立全国脉冲星观测基地的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0余篇。先后荣获自治区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首届新疆青年科技奖、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两次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荣获“新疆十大杰出青年”。

周旭:

1979年-1983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系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BATC团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兼职教授。研究领域:近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光学天文观测方法。1992年被北京天文学会评为35岁以下先进青年工作者,被中国天文学会评为优秀青年天文学家, 1998年集体获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CCD多色测光系统(1998)“)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小行星巡天”)。作为首批登上南极最高点的中国天文学家,参与了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建成了中国首座南极高原天文观测站,实现了人类在南极之巅观测宇宙星空的梦想。领导完成了南银冠u波段SCUSS巡天和北京-亚利桑那BASS巡天。

赵军辉:

1978年-1985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CfA)高级天体物理学家(美国联邦科学家)。1990年获美国New 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射电天文研究,并取得多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如领导科研小组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黑洞--银心瞬变源,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近20年来最令人惊奇的一大天文发现”。

张冰:

1991年-1997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校区(UNLV)理学院副院长、物理与天文系杰出教授。2014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曾在美国NASA/GSFC和宾州州立大学(PSU)做博士后。主要从事伽玛射线暴,快速射电暴,脉冲星等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并取得多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已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引用25000余次,著有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伽马射线暴物理》,多篇论文成为国际上伽玛射线暴研究领域的核心论文。

闫慧荣:

1994年考入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5-1998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为德国波茨坦大学( of )物理与天文系W3教授暨德国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科学家( )。2000年-2005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of )学习,获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研究所(CITA)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 of ) 作为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天体物理学,包括等离子体天文学, 宇宙线及高能天体物理,湍流,磁场和星际介质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揭示宇宙线星际传播的主导散射机制; 提出并发现宇宙磁场新探针; 提出基于磁湍流的宇宙尘埃新加速机制; 首次发现星际湍流的等离子体模式等。

李月兴:

1995年-1998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SU)天文与天体物理系副教授。2005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CfA)做博士后。主要从事星系、类星体、大尺度结构等宇宙学领域的数值模拟研究,并取得多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她关于早期宇宙中星系和类星体的研究表明高红移类星体的观测是与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LCDM模型相符的。

郑政:

1991年-1996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为美国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系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获得硕士学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入选NASA哈勃学者( )博士后项目,曾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John )和耶鲁大学(YCAA Prize )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广泛,主要集中在宇宙学,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和演化等领域,并取得多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120篇,引用16000余次,代表性成果包括星系-暗晕关系的理论模型及其在星系巡天中的应用以及高红移星系莱曼-阿尔法辐射的研究。

戴新宇:

1994年-1998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为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 of ) 物理与天文系副教授。1998年-200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State )学习,获博士学位。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Ohio State ),和密歇根大学 ( of ) 做博士后。主要研究河外天文学,包括类星体,引力透镜,和星系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微引力透镜效应研究类星体吸积盘的结构及超大质量黑洞自旋,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引用3000余次,H-index 33.

刘继峰:

1991年-1999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银河系三维结构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史密松天文台做博士后,入选爱因斯坦学者。主要从事包括X射线极亮源等致密天体和恒星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并取得多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已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获首届腾讯“科学探索奖”。

张鹏杰:

1993年-1997年在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2003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2003年至2005年在美国费米实验室做博士后,2005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2012年到上海交大任教。曾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中国天文研究所,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天文学会黄授书奖,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研究领域是宇宙学,重点是宇宙大尺度结构及其在基础宇宙学物理中的应用,研究对象包括SZ效应、弱引力透镜、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检验、红移畸变和本动速度等。

中国天文研究成果_中国的天文研究所_中国天文研究所

施勇:

1999年-2003年在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3年-2008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1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年获首届腾讯“科学探索奖”。主要从事星系形成和演化方面的天文观测研究,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担任中国天文学会星系宇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The 》编委、《 of the of Japan》编委等。

彭勃:

1983年-1987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射电天文台台长、国际平方公里阵SKA董事会科学董事。1993年在中科院北京天文台获博士学位。曾在荷兰、德国MPIfR等研究所工作,全程参与10国大射电望远镜LT(平方公里阵SKA)筹备,共同发起、提出和发展SKA中国概念KARST及先导单元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长期从事射电巡天、活动星系核、巨射电星系、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发表FAST第一篇科学目标等论著15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获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科技奖。

邓元勇:

1984-1988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北京天文台,于1991年获天体物理硕士学位,1997年获天体物理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主任、国家天文台太阳物理研究部总工、中科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2018--2021)。专业领域为太阳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作为主要成员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参与过多项基金委、中科院、科技部等重大或重点项目研究,并参与多通道太阳望远镜、球载太阳望远镜、空间太阳望远镜等项目研制或预研。近十数年来主持完成三通道望远镜升级改造、国家气象灾害预警工程之磁场望远镜研制、8*3“地基日冕仪研制”等。目前主持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部委推荐)项目 “用于太阳磁场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载荷“全日面矢量磁像仪”研制,并致力于推动我国下一代天地基太阳物理旗舰型项目,如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太阳极轨探测器等。

林伟鹏:

1988年-1995年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北大青年天文学会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2000年在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00年在中科院北京天文台获博士学位。后到上海天文台工作,2005年被聘为创新研究员, 2010年任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副主任。2009年,研究成果“星系形成的理论和观测研究”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研究领域包括脉冲星的射电辐射机制、近邻星系的中等带宽光学巡天和测光研究、类星体吸收线系统、星系形成、大尺度结构形成和宇宙学等。

加尔肯·叶生别克:

2001年-2006年在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哈萨克族天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射电天文、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负责新疆天文台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分子谱线观测系统的建设,并开展了北半球银道面氨分子谱线巡天观测和对银河系巨分子云进行的甲醛和氢复合线大尺度成图观测研究。2010年获得中科院王宽诚人才奖“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2016年获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新疆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和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TAGS: 天文 物理 科学 学位 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