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百家哲学
石灵慧:“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
2024-01-25

石灵慧:“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

“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解读石灵慧(海南大学,海口)要:在马克思早期《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著作中,他以世界历史的宏伟视角深入去思考德国现实问题的出路,通过阐述“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了“物质武器”与“精神武器”它们之间的统一关系以及实现德国人的解放的理论批判的最终价值诉求,同时马克思还着重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以及它的历史使命,即揭示出了它才是带领人民进行彻底革命解放事业的领导阶级。关键词:批判的武器;武器的批判;物质武器;精神武器;人的解放中图分类号:D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26-0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早期写的一部伟大哲学著作,文章主要表述了对宗教的批判、对国家制度和法哲学的批判以及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领导阶级。这篇文章被列宁认为标志着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以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在文章中马克思用了许多尖锐的、彻底的,同时又具有讽刺性的语言勾画出当时德国落后的社会现状,最终要指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1]16。

而在文章中马克思提出了一大语言亮点是“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指出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统一关系,最后揭示出实现人类解放是理论批判的最终价值诉求,而且重要的是由一个彻底被戴上锁链、表明了人的全面丧失的特殊阶级即无产阶级来领导革命才能取得革命最后的胜利,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推翻那些一切使人变成为受到侮辱、奴役、遗弃以及蔑视的东西的。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点以及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入解读“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这两条语言线索来思考探索马克思批判的最终价值诉求,即实现德国人的解放。一、“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马克思在《导言》中的批判不仅强调了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强调了革命实践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只有把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两者结合即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有效相结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才能共同作用于批判的最终价值诉求即实现人的解放,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了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两者之间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它们共同统一作用于革命才能实现批判最终的价值诉求。

具体分析其中的思想论述,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探讨分析的。首先,“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这里马克思揭示了革命理论是不同于革命实践的,同样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也是不同的;理论不等于实践,实践也不等于理论,理论斗争只是观念的东西,再好的科学理论斗争也只能是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付出行动也是无济于事。以往的哲学家们正是忽略或贬低了实践活动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没有一个想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66以至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理论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是无法来达到直接摧毁现实的不合理的东西,它必须诉求于某种物质力量才能达到自身所期待的目的石灵慧:“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所以物质力量只能是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以此达到批判的目的。其次,“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也就是说,理论虽然是观念的东西,但是理论收稿日期:2013-10-10作者简介:石灵慧(1986-),女,湖北阳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一旦成为群众的观念,而且它被群众所接受和拥护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从而发挥出强大的革命实践力量。

那它如何才能成为群众的观念且被群众接受和拥护呢?显然,这种理论必须是一种能够说服人的、合理的、科学的理论,是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考虑和服务的理论,且是一种让群众完全自愿的而不是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去强迫他们接受的理论,因为强迫人的理论只会使人成为一种新的精神枷锁,所以它是根本不可能成为促进人的解放的思想武器。最后,“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理论想要说服人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彻底,而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要抓住人或人本身这个根本。如果抓住了人或人本身这个根本的核心部分,那它离自己所期待的目标也就不遥远了,同时也说明了这一种理论已被人们所接受和拥护,因为它为正在遭受现实苦难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方向,到那时候,只要条件成熟,革命的理论将与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共同作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人的解放。二、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哲学和无产阶级在面对着德国人的解放的紧迫现实问题的出路时,马克思指出了德国落后的现实专制制度已严重造成了德国人的解放,“德国这个形成一种特殊领域的当代政治的缺陷,如果不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特有的障碍”[1]12,马克思经过深入分析德国的现状之后,他认为,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由于自身所具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已无法领导德国人民获得解放,这个艰巨的任务只能落在了一个特殊的阶级身上即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1]14-15,而且它是一个表明了一切等级解体的特殊等级,以及一个由于自身所遭受到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阶级,总而言之,这个特殊的阶级,它表明了人的完全丧失,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全面恢复才能恢复自己本身的性质。

正是因为无产阶级自身这样表明“人的完全丧失”,才使得无产阶级自身就是宣告了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所以它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秘密和特殊的身份,因为它就是表明了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这样一来,马克思终于找到了领导德国革命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只有它才能带领德国人进行彻底的革命并走向最终的人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信心满满地指出了“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石灵慧:“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15-16。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最经典表述之一,他表明了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把“物质武器”和“精神武器”两者结合起来共同统一作用于伟大的德国人的解放革命斗争事业。三、批判的最终价值诉求:实现德国人的解放马克思对德国现存的不合理专制制度的批判,其最终的价值诉求是要实现德国人的解放,而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本身,正如他在结论时明确地指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以及“德国人的解放就是 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 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1]16 。在这 里,马克思不仅 指出了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的最终价值诉求, 而且 突出强调了实现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人的解放的心 “无产阶级”,也就是说,只有哲学这个头脑把无产阶级当作是自己 的“物质武器”,同时无产阶级这个心脏也把 哲学当作是自己的“精神 武器”,只有哲学与无产阶级、革 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紧密相结合,并共同作用于伟大的革 命解放事业才能实现德国人的最终解放。

因 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每段的解读,如果“哲学 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 成现实,就不能消灭自身”[1]16 ,只有这样才能消灭无产阶级 自身 的一切被压迫和奴役的东西,从而最终恢复成为完整 的人,使之能够 真正地占有自己的本质,而一旦条件成熟, 德国人就解放成为人。 综上所述,马克思在《导言》中不但通过“批判的武器” 与“武器 的批判”来阐述了“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两者 之间各自发挥的重 要作用以及它们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 而且揭示了旧世界制度解体 的实践主体力量———无产阶 级,只有这个特殊的阶级才能领导德国 人走向最终的人的 解放,从而使自己解放恢复成为人。可是,令人比 较遗憾的 是马克思所最终追求的理论价值即德国人的解放在后来 并没有实现,这说明了马克思的思想仍然只是在哲学的思 维层面上 思考问题,还并没有深入到经济学上思考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内在 层面领域;而且此时的他正受到费尔巴 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深刻影 响,以致他还不能深入地使用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来看待问题,只有 到后来他和恩格斯 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这 两部巨著 时,才系统地建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社会主 义,并在此后充分地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层面 分析研究, 这样才使他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必 然性,以及无产阶级 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与资本主义高度发 达的生产力是密不可分的,只 有在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下经 历了人的彻底的异化,才能实现马克思 所批判的最终理论 价值的诉求即实现人的解放,从而使得人的本质 获得完全 的、真正的复归,到那时候,历史之谜将在共产主义里揭 晓,因为共产主义就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 样积极扬 弃使得人对人自身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而它是 人向自身和社会的 既合乎人性的复归的生成,这种复归是 一种完全的、自觉的和保留了 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 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石

TAGS: 哲学研究 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