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名人历史
清赠道员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事略
2023-09-20

清赠道员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事略

清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之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兴名臣,他们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将岌岌可危的清朝拉回正轨,可终因大清朝已经病入膏肓而无力回天。这些中兴名臣之中有一个叫陈士杰的,继丁保贞之后任山东巡抚,政绩斐然,成为晚清名臣之一。

陈士杰所在的家族是湖南桂阳四洲的名门望族,名人辈出,堪称书香门第。陈士杰的儿子们更是个个人中翘楚,令时人刮目相看。陈兆葵、陈兆文兄弟双双进入翰林院任编修,“兄弟双翰林”一时传为佳话;陈兆奎虽然只是一个举人出生,但也官至法部总检察厅检察官,也算是官场混得不错之流;陈兆棠稍逊,也许的命运弄人的缘故,尽管满腔学识却屡屡败于考场,最终只能是一个廪贡生。

古代名人遗言_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_历史名人的遗言

陈氏宗祠

陈兆棠科举屡屡落榜,但毕竟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最后通过捐五品同知进入官场,出仕四川兴文,为官前期,一度以为官清正闻名官场,甚至都到了无钱娶妻,生活窘迫的境地,最后一路官路走下来,在广东潮州知府任上被拿下,执行枪决时足足受了13枪才毙命,临刑前,陈兆棠为自己总结了12字的遗言,今天读来,人性实在值得深思……

《清赠道员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事略》一文是这样记载陈兆棠的:

“少有大志,长而能文,磊落瑰奇,激昂慷慨”。

从此记载来看,尽管没有通过正规渠道考入官场,但是陈兆棠并非一般庸碌之辈,而是从小就有远大志向,且学识很好,是一个光明磊落、为人慷慨的人物。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陈兆棠正式来到四川开启了他的仕途之旅。

陈兆棠在威远县任上的政绩,地方志书是这样记载的:

“判决疑狱,案无留牍,月余大治”。

疑惑案件毫无遗留地处理得清清楚楚,数月时间百姓安居乐业,俗话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一位数月就能让社会呈现出一片清净,百姓自然对之感恩戴德。在陈兆棠从威远县调任大邑县的时候,百姓可是一万个舍不得他的离开,纷纷表示挽留,志书记载当时百姓苦苦挽留的场景:

“父老攀辕苦留,步行送五十余里,皆泣涕沾襟”。

能让百姓抓住马车苦苦挽留,并泪眼婆娑送出五十余里,这样的清官可不多见。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而有些人留下的是恶名,有些人留下的却是芳名,那些留恶名的百姓别说留,多看一眼都唯恐玷污了眼神。陈兆棠能让百姓如此对待,充分体现出了他善于理政和清廉的性格,到这里,家谱记载的“少有大志,长而能文,磊落瑰奇,激昂慷慨”体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名人遗言_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_历史名人的遗言

古代名人遗言_历史名人的遗言_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

网络配图

自古有句俗话叫官匪一家,历史上很多地方匪患严重,历次清剿无果,真实原因就是这些地方官与匪徒相互交杂,相互利益的驱使下,匪患如何平息?大邑“素称难治,抢劫成风,盗风甚炽,人有戒心”的状况或许就有这样的原因参杂,历年沉淀下来的匪患令很多前任无法将匪患进行彻底根治。

陈兆棠一到任,随即大刀阔斧进行整治,制定了地方法规,兴办团练保护地方安全。其境内有一惯匪叫张老光子,身负多桩巨案,历任知县虽进行清剿,最终也无法将之绳之以法。在陈兆棠到任后,一系列的清剿行动下来,张不得不被其威势所震慑,最终改良为民。

相关史料对陈兆棠大邑治匪患的记载为:

“不盈一载,四境肃然”。

不到一年的时间,陈兆棠硬是让一个历年匪患重重的大邑呈现了四境肃然的境况。

出生书香门第之家的陈兆棠,深知读书明理之道理,当看见大多数民众子弟因为所处蔽塞之地而无法接近书籍时,陈兆棠不惜出资从外界买回来大量的诸子百家的经典书籍,开办书院供大邑人上学,因为陈兆棠的重视,一时之间,大邑呈现了一派浓浓的墨香之味。

五年后,由于陈兆棠的表兄夏寿言出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之职,按照清朝的规定,陈兆棠必须回避,于是他被调任江西委以一个闲职,出任地方官已然五年时间,但是此时的陈兆棠却是一贫如洗,根据其弟弟的《同怀澍甘先生五十寿叙》记载,陈兆棠此时是:

“至贫,不能治行李、迎妻子,及岑少保督川,始得稍稍发摅”。

一个五年的地方官,清贫如此,这让人作何感想啊!怎一个清字了得!

历史名人的遗言_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_古代名人遗言

网络配图

江西赋闲这段时间,成为了陈兆棠清廉与残暴的人生分水岭,这之后,陈兆棠再度为官,将他在四川强硬的剿匪方式施行于广东,而这时的陈兆棠并不像在四川清剿那样得到百姓的认可,而成为了百姓眼中杀入如麻的恶魔。

慈禧太后红人岑春煊升任两广总督后,启用了剿匪名气很大的陈兆棠,清朝后期的残暴与无能,导致了广东匪患猖獗,当时澳门的《知新报》发文这样称广东的乱象:

“地球各国,盗贼之多,以中国为最;中国盗贼之多,以广东为最”。

就连张之洞上凑都说:

“粤东山海交错,民情犷悍,盗贼之炽,甲于他省”。

可见都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混乱程度!

在广东,陈兆棠历任惠州知州、潮州知府等地方主政人物。为了配合朝廷的清乡,陈兆棠可谓是放开手脚,大有宁可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人之态,在他的手下很多人成为了冤死鬼,有时候都到了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一点点劣迹之人清赠道员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事略,都被送上断头台。

有这样一个案例,惠州永安农民罗宾二清赠道员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事略,本来是做小生意谋生之人,结果被土匪吴火光绑架,罗父到衙门报案,衙役将匪徒吴火光与罗宾二抓获,可是吴火光竟然贿赂了小吏,反而诬陷罗宾二是匪徒。陈兆棠升堂审问古代名人遗言,不分清楚缘由竟然将罗宾二处死。

此时的陈兆棠已经不像在四川时为了安抚地方而剿匪,而是为了清乡而剿匪了,这段时间,冤死在陈兆棠手下的无辜百姓高达数千!

古代名人遗言_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_历史名人的遗言

陈炯明在1909年11月27日广东谘议局讨论停止就地正法议草时的发言这样说道:

“观陈兆棠之治惠古代名人遗言,杀三千余人,其间实有冤抑”。

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_古代名人遗言_历史名人的遗言

汪精卫在《论革命之趋势》一文中说:

“广东惠州知州陈兆棠,莅任一月,所杀逾千人”。

一月三千啊,匪患再严重,用脑壳仔细想想,多少是无辜百姓啊,这些记载说明,此时的陈兆棠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一心为民的壮志青年了,而是一个为迎合清朝而草芥人命的屠夫!

名人古代遗言有哪些_古代名人遗言_历史名人的遗言

光绪三十四年,陈兆棠调任潮州知府,在这里他一如既往的执行了严厉的清乡行动,有记载说:

“一日报诛三百人,郡中震怖”。

公元一九一一年,随着武昌起义的轰动,广东为革命军控制,身为潮州知府的陈兆棠被抓获。这样一个屠戮民众数千的刽子手,最终难逃革命军的制裁,陈兆棠被绑于竹梯之上,头顶赫然悬挂“处决民贼陈兆棠以谢天下”的标语,临刑前,致家属的遗言是十二个字:

“不死与君,不死于国,死于因果”!

来自于《清史稿》的记载古代名人遗言,陈兆棠被绑竹梯之上,足足忍受了十三枪才结束其罪恶的生命。陈兆棠人生最后一刻这十二个字的总结,让人不得不对人性进行深思……(文/纳雍赵远鸿)

TAGS: 百姓 清朝 官场 惠州 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