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筑 > 庙观建筑
晋祠:天地间最美之境莫胜于晋阳山水之美
2024-02-25

晋祠:天地间最美之境莫胜于晋阳山水之美

晋祠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这是一个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地方。自《山海经》、《水经注》以来,历代均有文献记载,而魏、北齐、隋、唐及以下各代,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其中建筑占最重要地位,城堡、陵墓、祠宇、民居、石窟、寺观、古塔、园林、亭榭等相当集中。晋祠不仅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动人的古老传说,而且山峰俊秀,古木参天,泉水碧绿,百花争艳,在稻花溢香的季节里到处是一派江南景象。刘大鹏在《晋祠志·流寓》开首评述说:"天地间最美之境,不外乎山水两端。三晋山水之美,莫胜于晋阳,而晋阳山水之美,莫胜于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初名“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年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又因祠堂建于晋水之源而得名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很早,但难以确定具体时间。不过,据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记载,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已经蔚为壮观,而且是祠堂鱼沼皆有。

庙宇建筑_寺观庙堂_庙观建筑

抵达晋祠要先穿过晋祠公园

晋祠公园是在四家私人别墅(周家在田别墅、荣家陶然村、王家养年别墅、陈家息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50年春,山西省人民政府派人把久已无人经管的四家别墅管理起来,并进行维修和复建。公园内杂植雪松、龙柏、玉兰、梧桐,樱花,牡丹,黄杨、铁树等几百个品种,上万株林木,园内鲜花四季盛开,常年飘香,实为不可多得的名园。

寺观庙堂_庙观建筑_庙宇建筑

【德隐斋】祁寯藻题匾在田别墅的主建筑。在田别墅建于民国二十二年,原为晋绥军炮兵司令周玳的私家花园,也称为周家花园。整个花园“占地二百余亩。园内有假山、凉亭、石洞、鱼 池等景观,依照明代铜质假山摆设修建,布局体现‘藏龙卧虎之地,神灵居留之山’之意。“园内种植各种名贵花草,德隐宅也是雕梁画栋。德隐宅现在辟为了茶馆,“茶”幌子旗高高地挑在一边。

庙观建筑_庙宇建筑_寺观庙堂

朱红色的晋祠大门上悬挂着由陈毅元帅所写草书“晋祠”二字。穿过大门,迎面而来的建筑上悬挂着一匾上书"三晋名泉" ,下挂一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文章",该建筑集楼,台,殿,阁为一体,造型雄奇,雕刻精巧。从结构上看,前半部分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后半部分单檐卷棚顶,楼台式。上书"水镜台"出自《前汉书》"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思是忠奸是非尽人皆知。中国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出将入相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戏台命名为“水镜台”,是“清如水,明如镜”的意思。每到唱戏的时候台下人山人海,古时没有现在的扩音设备,观众怎么能够听清台上的唱词呢?据说晋祠:天地间最美之境莫胜于晋阳山水之美,他们在戏台前两侧的下方,两两相扣庙观建筑,埋了八口大缸,利用物理学共鸣共振的原理,既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的原理,起到的音箱的效果,所以不论在祠内任何角落都能听清台上的唱词。据说修建圆明园时慈禧太后下令引用这种方法。

寺观庙堂_庙宇建筑_庙观建筑

寺观庙堂_庙宇建筑_庙观建筑

继续往前走就是会仙桥,桥下一水渠名曰"智伯渠"。智伯渠或日海清北河,晋水四渠中的主渠,东北穿古晋阳城入汾。李白乘舟游晋祠正是溯智伯渠而上。关于智伯,要追溯到公元前454年的东周列国。晋国世卿智伯名瑶,身材魁梧,力气过人,才思敏捷,能文善辩,刚强果断,但过于贪暴无理。晋哀公骄时,智伯作为大臣实力最强,依仗自已的特殊地位,强令赵、韩、魏三家各献采地名邑。其中赵襄子断然拒绝,智伯便强迫韩、魏两家与自已一起攻赵,而赵则坚守晋阳。智伯连续攻打三个月,并利用汾水、晋水灌晋阳。在危急关头,赵国谋臣张孟谈急中生智,他知道韩、魏攻赵出于无奈,便亲自化妆出城,秘密说服韩康子、魏桓子两家倒戈,三家歃血为盟,里应外合,共同对付智伯,以半夜决堤退水为号,倒灌智伯军营。智伯受到内外夹攻的突然袭击,自然被生擒活拿。因为智伯曾侮辱并砸伤赵襄子,赵襄子怀恨杀了智伯,将智伯的头颅,用漆涂好,作了尿壶以泄其愤,这是“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历史教训,也是古人报复的典型事例。

智伯的一员武勇之士叫豫让,听到主人被杀而受如此奇耻大辱,大怒:“这未免太过分了!”于是诈扮囚徒庙观建筑,漆身如癞,吞炭为哑,伏于晋水流往晋阳的一座桥上,谋刺赵襄子,马惊而没有成功,反为襄子捉拿并审问:“豫让,智伯已亡,何必为他效命?”豫让说:“智伯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请君示衣出之,则虽死而无恨。”襄子顺其意,脱下锦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日:“我今可以报智伯于地下了!”遂以剑自勿,投入晋水,后人为纪念这一“三家分晋”的重大历史事件,将晋水北渠称“智伯渠”。

会仙桥位于水镜台西,传说明朝嘉靖进士第一人翰林院罗洪先,他为官清正(和奸臣严嵩为儿女亲家),农历四月十四日游晋祠于桥上,见一妇人,罗洪宪不禁叹曰:"世间人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妇羞怒,竟发其功力使板桥顿时起火,罗洪先差点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见。远远望去,却突然出现在悬瓮山上,罗又自言自语道:“你若真是仙女,让我再仔细看你一眼。”没等说完,只见悬瓮山摇摇欲坠,东移数步。罗大为惊恐,方知非同小可。

寺观庙堂_庙宇建筑_庙观建筑

跨过智伯渠、会仙桥,就是金人台。亦称“莲花台”,所谓金人就是铁人或铁汉。四个铁人中以西南隅的铁人为最(河南铸造),是一绍圣四年(1097)所铸,是仿佛教天王塑造,威武勇猛、摄人心魄,溜光锃亮,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这尊金人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拉皮腹膜、分部铸造)代表了宋代铸铁艺术的最高水平。台中心,是琉璃制成的小阁,高达丈许,明代遗物为祭祀时焚烧祭文用。东北角这尊民国二年补铸的铁人,此像造型呆板,比例失调,铸造技术较差。除了东北角一尊为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外,其余皆为北宋铸造,东南角铸造于元祐四年(1089年);西南角铸造于绍圣四年(1097年);西北角铸造于绍圣五年(1098年)。对于金人的解释有:

相传,这些铁人在金人台上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天长日久,承日月之精华,渐渐有了灵性,它们不仅会说话,还懂得人情事故。特别是西北隅、东北隅、东南隅三尊铁人,他们都是本地户,站在“老乡”的立场上,故而情投意合,无话不谈。按照铸造年代的不同,他们分为老大、老二、老三。一天夜里他们闲聊起来,一致认为不该只防自家水患,而应替广大群众防止水灾,再加上庙里老僧对他们非常刻薄,经常苛扣他们的供品,所以产生了逃跑的念头,决定奔向经常发大水的黄河上游。东北隅的老二当先行军,先走一步。他刚走,守庙老僧就知晓了,悄悄拿了戒尺跑出来,把没有来得及逃跑的老大、老三痛打了一顿,造成他们头骨破裂、手臂断裂。再说老二来到黄河边,见河水滔滔,无法过河,正在犹豫之时,忽见一老船夫撑着一只小船顺水而来。便让老人帮他渡河,并问老人“你的船能载得动我吗?”老人哈哈大笑说:“你又不是晋祠的铁人,还怕载不动吗?”老人话音刚落,铁人便显出了原形,原来老人是河神爷,听说晋祠逃跑了一尊铁人,因此在黄河边等候他,点化他从此坐镇黄河水。所以东北角后来民国的时候补塑了一尊。

寺观庙堂_庙观建筑_庙宇建筑

庙宇建筑_庙观建筑_寺观庙堂

沿中轴线金人台西,有牌坊一座。牌坊,又称牌楼,是通向圣母殿中心建筑的必经之路。古代牌坊有贞烈坊、忠孝节义坊、功名坊等。晋祠此牌坊叫“对越”,其意出自《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显扬,即报答显扬周文王之高尚功德。明朝万历四年(1576)所建。晋祠东庄高应元,万历贡生,善书,对父母极孝顺,老母突患头疼之症,久治不愈,应元朝夕不安,一日沐浴更衣,在晋祠圣母殿前为母焚香祈祷,并许愿:母体一旦安康,将捐资修祠。半年后母病痊愈,于是高应元捐资白银三百两,筑对越坊和钟鼓楼,并亲笔书写“对越”、“万古流芳”为匾。此坊与钟鼓楼分峙对称,如坊之两翼。原坊额绘“邑姜氏为虞命名”,“周成王剪桐封弟”及“智伯水灌晋阳”,“豫让赤桥刺赵”等晋阳四典故。牌坊后是献殿,晋祠的国宝建筑之一,金世宗大定八年创建,八百多年的岁月长河里只维修过两次,献殿是祭祀圣母,香案前供奉祭品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参考《山海经》中关于晋祠这样描述道:“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阊麋,其鸟多白翟白[有鸟(左右)yǒu]。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鱼,其状如儵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县,故唐国也。《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吕氏春秋》曰:叔虞与成王居,王援桐叶为圭,以授之,日: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王日:余戏耳。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及封之于唐。县有晋水,后改名为晋。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晋书地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一名结绌山,在县西北,非也。《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庙观建筑,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晋祠:天地间最美之境莫胜于晋阳山水之美,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又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沼水分为二流,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于此,故智氏用亡。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围溉。汉末赤眉之难,郡掾刘茂、太守孙福匿于城门西下空穴中,其夜奔孟,即是处也。东南出城流,注于汾水也。其南渎于石塘之下伏流,经旧溪东南出,经晋阳城南。城在晋水之阳,曰晋阳矣。《经》书:“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杜预白;“大卤,晋阳县也。为晋之旧都”。《春秋·定公十三年》,“赵鞅以晋阳叛”,后乃为赵矣。其水又入东南流,入于汾。

TAGS: 铸造 东南 别墅 逃跑 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