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
湖南首届“非遗+”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精彩上演
2023-09-09

湖南首届“非遗+”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精彩上演

如何传承和发展非遗?

各方专家献计献策

(研讨会现场。)

新湖南客户端11月19日讯(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陈文美)今天,在长沙举办的农博会进入第二天。作为本届农博会十大亮点活动之一非遗的传承方式,湖南首届“非遗+”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精彩上演湖南首届“非遗+”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精彩上演,各方专家就如何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抒己见,献计献策。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金鸢作主旨演讲。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厅指导,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本次研讨会,旨在谋求现代创意审美与传统技艺相结合,通过“非遗+”的方式,推动非遗技艺进博物馆、艺术馆、书店、咖啡馆、商圈、民宿等文创空间和现代生活。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金鸢作主旨演讲。)

湘西十八洞村萝卜蝶变的故事引起大家广泛兴趣。湘西腊尔山地海拔1200多米,有肥沃的富硒土地和天然水源,山脚下农民种植的腊尔山萝卜产量高、口感好,却苦于没有销路。通过专家学者指导,村民利用创意包装、用户体验等方式将有机农产品文创化、品牌化走向市场,如今腊尔山萝卜远销港澳地区,也成为了此次农博会上亮眼的“明星”农产品。

杨金鸢在演讲中指出,融合发展是非遗产业保护传承的必然选择,非遗传承要坚持走生产性保护的路子非遗的传承方式,同时要努力为非遗传人提供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杨金鸢看来,非遗保护一定走出从非遗到非遗的封闭式保护道路,要实现融合发展,采取“非遗+”的发展模式,非遗可以与互联网、科技、金融、教育、旅游(全域旅游)、体育、工业等实现融合发展,让非遗插上更多的翅膀,其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一定会更加宽广。同时非遗的传承方式,非遗应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娱乐中传承和发展。应该是一种能动的、种子的、创造性的保护。发挥科技优势和市场作用,把更多的非遗产品变成实用品和日用品。

(与会听众在认真聆听。)

湖南农业大学产品设计系主任王佩之现场借用故事,生动讲述了“非遗+文创”农特产品品牌营销新思路。湖南中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洁在研讨会上抛出“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的观点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号召大家用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湖南湖湘名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琪则指出了当下文化产业大繁荣背景下,匠人技艺遭遇当代美学与现代生活消费方式挑战的困境,并提出非遗要谋求与现代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出路。

据悉,目前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1大类3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余人。为充分展现非遗文化魅力,雨花非遗馆为2017年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非遗文化专场打造了两千平米创意市集展馆,展馆包括创意美食休闲区、文创手工造物区、文创品牌形象区、非遗手工互动体验区、非遗百艺展演区,通过非遗文化展演、峰会、市集等湖南首届“非遗+”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精彩上演,丰富农博会内涵,同时将“非遗”传统文化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在市民眼前,让前来“逛农博”的市民朋友能够“学非遗”、“玩非遗、“吃非遗“和“逛非遗”。此外,11月18日至11月23日农博会期间,雨花非遗馆特设民间歌舞、木偶戏、湘剧、京剧、花鼓戏、越剧6大主题“非遗大舞台”展演,共汇聚60余项演艺活动。表演者在展示“非遗”技艺的同时与市民互动,用艺术形式传播中国文化,用艺术情怀对话生命,与海内外同胞共享一场历史与文化的饕餮盛宴。

TAGS: 湖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