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杂家
每日积累二十:《庄子》名言诵读
2023-09-26

每日积累二十:《庄子》名言诵读

每日积累二十《庄子》名言诵读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解读: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了解并顺从事物的本性杂家名言,行动才能自由。违背事物本身的规律,只能处处碰壁。

人们犯错误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是自以为“有知”。

3.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解读: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庄周擅长以物喻人,这里就是一个典型。其引申含义和深刻寓意在于,人们应当学会在什么可以改变与什么不可改变之间,划清界线。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许多错误,就是因为试图改变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实而引起的。

4.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解读: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这自然反映了庄周的出世人生态度。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祸福相依,好事坏事,经常是相互转化的。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地辩证。应当抓住更多的机会,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坏事变成好事。譬如说,人们并不乐意接受的磨难,却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翻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解读: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6.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翻译】: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解读: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的高贵和尊严,都源于人的精神,而不是人的肉体。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坚定的意志,处处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7.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

解读: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翻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解读: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9.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每日积累二十:《庄子》名言诵读,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我到哪里去寻找遗忘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解读: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语言和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语言表达思想的作用是有限的。理解思想,不能拘泥于语言本身。

10.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1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解读:物质可无限分割。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翻译】: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

解读: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违背自然的法则,是痛苦产生的真正根源。试图凌驾于自然之上,必然遭致自然的惩罚。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翻译】: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

解读:真朋友不言利。交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有纯真,才有真美。造成君子与小人的交往方式不同的原因在于,前者的交往源于精神的对接沟通,后者则是源于利益的勾结和相互利用。

1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翻译】: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解读: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1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翻译】: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1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解读:语言,经常从某个侧面,反映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和素质。智者无言,静水流深。有时,最美好最有力的语言,恰好是沉默和倾听。

1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足够的张力来负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深水关系的比喻里,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厚积才能薄发,做足功夫,才能成就事业。坚实而深厚的基础,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18.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我因此知道,这时候更能彰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葱绿茂盛了。

【解】越是艰苦的逆境,便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艰难困苦,往往是颗试金石,将不同品格的人区别开来。

每日积累二十一先秦百家名句诵读

《周易》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天的运行康泰良好,君子应该效仿天而自强不息;地的形势取法坤相,君子应该效仿地而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引用此处。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事物到了尽头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变化之后才能通达,通达之后才能长久。

解读: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一个真理: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衰落的过程,任何事物在发展到衰落阶段时,就要寻求变化以谋出路。如果一味坚持原来的旧规矩而不思变化,就只能僵化致死。反之,如果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策略,做出相应调整变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意思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在多比喻坏人相互勾结在一起。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解读:儒家倡导以和为贵。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古人非常重视和的作用,着重强调了心意相同,志趣相投的力量。如果两个人同心同德,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能渡过难关,其力量足以切断金属。人生难得一知己,寻寻觅觅,终于遇到心意相投的人,共同语言的气味如同兰花那样,芳香迷人。现在我们常说的“义结金兰”就是源出于此。

《礼记》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虽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有很好的道理,不学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

解读:这句话强调重在实践杂家名言,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汲取。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你不去学习就得不到。旨:味美。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每日积累二十:《庄子》名言诵读,笃行之。

译: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独立学习而没有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译: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7、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译文:要治理好国家,就要让人民有劳有逸,劳逸结合,使工作,生活有节奏地进行。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9、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译:有德行的人把别人看得很重而不看重自己,凡事都礼让别人把自己放在后面。

1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译: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出任何微小的差错。

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译:水如果太清了,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了,就没有同伴了.

二.田园情怀(憎恶黑暗,热爱自然,保持高洁)

填写空缺词句,背诵《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胡不归!既自以心为(),()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仆欢迎,()子候门。三()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引壶()以自酌,()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时()首而()观。云无心以出(),鸟倦飞而知还。景()以将入,抚孤松而()。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孤舟。既()以寻壑,亦()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已矣乎!()形宇内复几时!()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以孤往,或()而耘耔。登东皋以(),临清流而()诗。()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每日积累二十二先秦百家名句诵读

《孙子兵法》

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2.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4.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译: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5.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译: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入死地然后才能得生。士卒陷于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力争胜利。

《战国策》

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译: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2、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译:宁肯当鸡嘴,也不要做牛腚。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

4、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译: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译: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楚辞》

1、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卜居》

译: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2、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译:(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译: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杂家名言,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

译:沧浪的水如果是清的,可以用来洗我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是浑浊的,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解读:沧浪水清有水清的作用,沧浪水浊有水浊的作用。沧浪水清喻清廉之世,沧浪水浊喻乱世。一个人只要善于调整自己,清世乱世都可为我所用。渔夫站在世俗的角度,劝屈原要审时度势,不可太执著于自己的清高洁白的理想。要不然屈原会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译:乐曲格调越难,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

《荀子》

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译:没有站在高山的顶端,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没有俯瞰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没有聆听先王的教诲,就不知道学问的广博。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解读: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译: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译:社会的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不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因夏桀的残暴而毁灭。天行,社会发展。常:常理,自然规律。尧,古代圣君。桀,古代残暴的君王。

5、持之有故,言之有理。译: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译: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他的成就就不会超出常人多远了.

《韩非子》

1、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译: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吕氏春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译: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这是因为运动呀。

杂家名句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鹖冠子·天则》

2、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泰山不拒绝每块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

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齐·杜弼《檄梁文》

TAGS: 庄子 庄子名言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