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背景、政治背景和背景
2024-01-17

:浪漫主义文学、背景、政治背景和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内容摘要: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主流古典主义文学特点,其影响巨大且持续时间长。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是个政治风起云涌、工业变革的时代,在文化领域引起激荡,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便是一个直接反应。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叙述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背景一、政治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首先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震撼了整个欧洲,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拉开了一场持续几年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浪漫主义的产生就是这次大革命的直接反应。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然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推翻,人民生活更加恶化。1799年11月,拿破仑政变,建立帝国,对内实行专制,对外连年发动战争,在对封建复辟势力进行斗争的同时,也进行独裁和侵略。欧洲人们怨声载道。1815年,拿破仑战败,俄、奥、普建立了“神圣同盟”,充当国际宪兵,镇压人民革命。同年,在国际反动势力的扶持下,法国波旁王朝复辟,称“复辟时期”(1815-1830)。20年代,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1830年7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这短短几十年间:浪漫主义文学、背景、政治背景和背景,欧洲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中。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引起了人民的普遍失望,拿破仑战争、欧洲“神圣战争”的镇压,封建王朝统治的恢复,使人民深受封建专制独栽的奴役,引起普遍的不满,向往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强调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整个19世纪文学的精髓。19世纪文学中的“世纪病”、“个人反抗”,都是在自由主义思潮的背景下产生。浪漫主义作家把政治自由的原则广泛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它以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文学艺术是社会的反映。法国大革命没有彻底铲除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仍在曲折进行之中。面对启蒙思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文学是与革命息息相关的,很多文学作品也是真实反映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政治风云和战争。如德国的海涅通过他的作品《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来表达他的革命民主主义观,通过诗人在祖国大地上的旅行,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更具有催生作用。从个人角度来讲,法国大革命的共和民主精神彻底击垮了专制、等级和特权。平民出身的拿破仑似乎成了那些渴望凭借个人能力获得权利和成功的年轻一代的楷模。而从民族的利益出发,大革命后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国,影响了周围许多停滞落后的国家,他们相继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深入人心,有为青年,对个人的前途、对国家的命运都充满热望。在仍然动荡的社会发展阶段,仿佛一切梦想都能实现。在这种社会形势下,以表达个人主观情感、愿望为特征的浪漫主义文学自然便应运而生了。此外,大革命摧毁了旧的社会秩序,势必导致不同阶层的人们心态的变化。城市中的资产者追逐自由竞争,幻想在这种“平等”的社会氛围中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另一方面,大革命使贵族阶层逐渐落魄,于是悲观颓唐、人生虚幻的情绪滋生,对神秘彼岸的向往也成为流行的思想。这种种社会图景和人生境遇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提供的土壤。二、经济背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虽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曾多次出现过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由于当时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还不够充分,这种现象往往局限于少数工业部门和地区。

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这种局部性的和地方性的生产过剩,才转变成周期性和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主地位进行了激烈斗争,先后爆发了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克里木战争和普法战争。19世纪末至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特别是英德矛盾尖锐,最终导致了一战。18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命。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向西欧和美洲的一些国家扩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资产阶级带一只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和弊端的逐渐暴露,一些思想家和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资本主义的方案。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再加上政治上无权,独立工人运动兴起。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封建秩序瓦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一方面使人的创造力得到突显,从而强化了人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当人反观“自我”之时古典主义文学特点,却发现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个人“自我”已经遭到侵犯,曾经从容自在的自我已经被现代工业社会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丧失了原本属于人的和谐美好的生活。于是,人们开始寄情山水,追寻失落的往昔。浪漫主义文学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三、思想背景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动,它成为文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它对自我的强调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绪。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他的“自然哲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物质到人类,都是“宇宙灵魂”按照一定目的创造出来的,把一切自然之物都归结为精神,或者说,从自然追溯到精神。“自然哲学”使谢林成为浪漫主义正是赋予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以精神和生命。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崇拜,直接源于谢林的自然哲学。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浪漫主义文学、背景、政治背景和背景,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从绝对精神出发,他分析自然美和艺术美,认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能涵盖一切,由心灵产生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他探讨艺术发展史,认为古典型艺术表现的精神型艺术表现的精神溢出物质,内容大于形式,发展更加自由。

这些学说和观点,为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意识和精神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夸大精神、思维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他们突出“自我”,崇尚幻想,放纵感情,强调天才和灵感等观点,为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英法两国,产生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继承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想立即解放全人类,……建立理性的、永恒正义的王国。”但他们不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而是求助于“理性”,在头脑中发明真理。他们激烈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却否定政治斗争,把希望寄托在少数天才人物的个性品德和才智上。19世纪初期,一些先进思想家看到资本主义发展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他们开始思考人民贫困的原因,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设新社会的方案,从而产生了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空想性,本身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主义克服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缺乏现实性的弱点,把理想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在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之前,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文学、法国卢梭等人的创作,都鲜明地体现出对自我的推崇、对主观情感的崇奉、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些都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另外,17世纪曾在法国文坛盛极一时的古典主义文学,早已成为文学发展的桎梏。古典主义的泥古倾向和理性教条成为文学发展的障碍。于是,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情感和想象在创作中的作用,成为新一代作家的共同追求。这种浪漫主义精神最早出现在德国,接着弥漫于整个欧洲文坛。雨果曾说:“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其目的“只求带给国家一种自由古典主义文学特点,即艺术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学、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与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影响,互为联系,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风貌。

TAGS: 主义 浪漫 文学 革命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