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文 > 干支历法
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部农历
2024-03-17

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部农历

我个人的一点理解:

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部农历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比如说汉朝有《太初历》,南北朝有《大明历》,唐朝有《宣明历》、《大衍历》,元朝有《授时历》,清朝有《时宪历》之类的。

需要先说一个概念,古汉语里面的“年”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到来年正月初一的时间间隔,也就是12个或13个朔望月(月相变化周期)的长度。而“岁”指的是回归年(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长度。

大体的编制规则都差不多,都是以月相变化定月份(规定每个新月出现的日期为每个月的第一天),以季节变化定年份(用二十四节气来调和年、岁之间的长度,让月份数字大体和季节能对上)。总而言之,历朝历代的中国人制定历法的初心就是要让历法反映出来天文、物候现象,从而指导农业、渔业、航海等事业。

不同点就在于不同朝代的中国人拥有的数学知识水平不一样,也就导致计算方法不同。

唐朝以前用的历法基本都用平气、平朔来算。也就是说,直接把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视为常数(比如:太初历规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5016天,朔望月长度为29.天)。

平气的意思就是说,把回归年长度简单粗暴地除以24就是每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再找一个确定的冬至时刻和新月时刻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部农历,后边制定节气和朔望周期的时候直接把这个时间常数累加好多遍就好了。

当然这样的算法和实际的天文现象之间有误差。一年两年还看不出来,几百年之后就有误差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误差表现在于:按照历法规则,日食必定发生在农历每个月的一号。但是有的时候,因为历法误差,导致日食发生在某个月的二号或者月底。

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_干支历法区别农历和公历_干支历法区别农历和阳历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修改历法的初心就是要把这个误差给尽量消除掉。消除误差的具体操作就是把回归年、朔望月长度的这个常数的精确度提高、再提高,或者是引入一些更高精度的计算法则等。

一般来说,修改一次回归年或朔望月长度值,或者引入一个新的计算法则,就是鼓捣出来一套新的历法了。

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才发现,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定值,而是会在一个范围里面上下浮动。所以唐朝的《戊寅元历》开始用了定朔法,也就是实打实地计算某个时刻的太阳和月亮位置,等到这两个天体的位置靠得最近的时候就是“朔”了。但是算二十四节气还是用平气法。

再往后,到清朝初期,人们开始用《时宪历》,它用定气法计算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和时刻。至于“定气”具体怎么“定”,这个方法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教的。以前的农历都用平气法。

定气法的意思就是,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按照角度平均分为24份我个人的一点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过很多部农历,每一份是15度。地球绕太阳公转过去15度,就是一个节气。各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不一样了。

按照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行星距离太阳近的时候,公转角速度快一些;离太阳远,角速度就慢一些。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是个椭圆,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过远日点,冬季过近日点。所以北半球冬季的时候,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一些,夏季就长一些。

干支历法区别农历和公历_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_干支历法区别农历和阳历

按照定气法计算的二十四节气的具体表现有:春/秋分的时候,太阳一定直射赤道;夏/冬至的时候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太阳一定直射北/南回归线等。

现在的中国人用的农历叫做《紫金历》,1929年开始由“国立中央科学院天文研究所”的人负责计算。新中国成立之后干支历法与农历的区别,“国立中央科学院天文研究所”改制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继续沿用《紫金历》 的算法计算农历。

《紫金历》内核和《时宪历》一样,一律用定朔、定气法计算朔望周期和二十四节气时间。只不过用的天文算法就是现在最先进的天文算法。

TAGS: 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