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文 > 易经预测
(知识点)《张载名言》中的张载名言
2023-04-25

(知识点)《张载名言》中的张载名言

张载名言

1、“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2、于右任先生一生钟爱此名句,以此创作了无数作品。1962年他八十四岁寿辰,出席台湾诗坛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活动的剪彩时,也曾在签名簿上留下了这名句,以勉励世人应立德、立功、立言、立行。

3、张载所谓“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有安身立命之处。“安身”,即生活有着落,“立命”,即灵魂有安顿,精神有依归。张载特别强调对孤寡羸弱、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照顾,要使他们生活得到应有的照顾。

4、赵学敏书《朝圣石鼓》138cm×34cm(张载名言)。

5、张载“四句”(学术界习称“横渠四句”或张载“四为句”),有两种文本:一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所收,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诸儒鸣道》中的《横渠语录》,南宋末吴坚《张子语录》及明版《张子全书》所收“横渠四句”皆同此。二是清代《宋元学案·横渠学案》所引,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知识点)《张载名言》中的张载名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张载“四句教”或称“横渠四句”,言简意赅,涵盖宇宙观、本体观、道德观、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易经文案经典名句,四句之间互相交感会通,圆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抗击外敌、坚持和平的坚强意志。

7、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次看到红旗,都热血沸腾的原因吧!

8、为天地确立切实的理论体系,为人民建立条完整的是想方法。为历代的圣贤延续他们的学说,为千秋万世开创太平的基业。

9、王尊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主席、陕西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省中国画学会艺术顾问、宝鸡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宝鸡画院学术顾问、宝鸡市文联委员、宝鸡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等。

10、“民胞物与”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仁民爱物”的观念,将仁爱的对象推及万物,提升了儒家“仁”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境界。所谓的“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类社会建立“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11、你看,天地之心是多么难找,难发现,要为天地立心,只有老庄,孔孟,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贤大能才能去寻找“天地之心”。

12、虽然难,但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应该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13、无论是诗人,还是古今哲学家,政治家都常借词句,抒发内心强烈的精神意志。书法艺术以思想文化内蕴作为支撑,将个人人生观和理想进行了物化表达,融汇了浓重的个人情感寄托,富含无限生命力。通过挥毫泼墨,从而实现了个人人生理想的满足,且符合革命和民族利益。

14、但是万物的规律不是那么容易找的易经文案经典名句,不同的信仰,找出的天地之心完全不同。

15、第一句: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16、在说明这四句话内涵之前,我们首先讨论一下横渠四句的重要性。头条上经常有人问,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17、>>倪文东‖篆书张载名句赵元苍‖楷书张载名言名句

18、《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修道”不仅仅是自我的修炼,而是在修身的基础上,修己安百姓,正人正己,以天下苍生为念,教化天下,使天下归仁,即通过各种教育、教化的途径,使正确的思想深入人心。

19、张岱年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大纲》中说:“此宋道家中,首先提出一个宏大崇伟的人生理想的,是张横渠,张子由其宇宙论及人性论以建立人生理想论。”张载作为思想家之人生理想和宏伟抱负在其“四句”中作为简括而全面的表述。

20、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宋·张载《正蒙·中正》

21、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放到横渠四句的最后,可见它的难度是最大的。它的意思就是开创一种让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生存方式。

22、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并不是要接续一般意义的中国学统,而是接续儒家之学统.

23、“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24、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临潼,时年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

2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

26、而当前又正处在“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的好时代。继绝学这件事,让我们一起来吧!

27、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正蒙·大心》

28、张载云:“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人把自身的价值观念投射到天地之间,与天地合而为一。《西铭》云:“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9、范仲淹见他一表人才,约他谈话,劝他回去读书,告诉他将来报效国家的机会很多,等到书读好,慢慢再来,同时将一本《中庸》交给他。那时他应该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读,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业,自有他的天地。张横渠听了范仲淹的话,回去再读《中庸》,从此放下一切,专心求学问了,后来成为一代名儒。

30、在抗日战争时期,马一浮悲吾国家民族被日寇侵凌,“心怵危亡,当思匹夫有责,将何以振此垂绝之绪,成此恢复之业,拯此不拔之苦”,在避寇途中,与浙江大学诸生讲解张载“四句教”。他说:“教诸生立志,特为拈出,希望竖起脊梁,猛著精采,依此立志,方能堂堂地做一个人,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却,自己菲薄。此便是‘仁以为己任’的榜样,亦即是今日讲学的宗旨。”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体认马一浮对张载“四句教”精神的发挥,更让我们挺起民族脊梁、迎难而上,为开出和合天下的太平世界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31、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32、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往圣”,也称“去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在张载的语境中具体指孔子和孟子。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也就是所谓“道统”。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或道统自孟子之后便“学绝道丧”,完全中断了,所以要努力加以恢复。张载继承“绝学”,著书立说,却并非照搬前圣,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的。

3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4、为生民立命。这句话极好理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35、“精神有依归”就是要设法提升老百姓的心灵层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着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

36、那么为天地立心,就应该这样的意思:找出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37、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38、“为天地立心”,可以理解为:探索物质世界的规律;“为生民立命”,可以理解为:为保障人民的权益尽心尽力;“为往圣继绝学”(知识点)《张载名言》中的张载名言,可以理解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万世开太平”,可以理解为: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而奋斗。

39、>>韩曙光‖书张载名言名句佳作欣赏(二一)

40、>>张乐荪‖《东铭》《西铭》识读•书张载名句名言

41、天、地、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在天地之间,是能知能觉者,所以被称为“天地之心”。这是对人在宇宙之间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因为”人”乃天地之心,所以“人心”体现了“天地之心”。

4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3、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

44、>>倪文东‖篆书张载名句赵元苍‖楷书张载名言名句

45、小屈认为,绝学不是绝顶的学说,而是那些将要失传的,前人用了时间心力研究出来的自然规律!

4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7、2014年在陕西陈天民书法教育大讲堂学习,从多方面了解中国书法及书法发展史,对科学的用笔方法,结字特点、线质分析、有了初步的掌握;对书法的艺术性从力度、气韵、风格、形式上有了浅显的认识,懂得了任何艺术作品单纯地熟练技巧不能产生好的作品,片面地追求形式也不能产生文情并茂的不朽之作,只有当情与景,心与物,形与神,法与意互相交融,自然天成方能取得具有艺术境界与深刻思想内容的好作品。从而明白了自己的书法之路还很漫长,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学无止境,通过学习书法提高自己的素养,希望自己在漫漫的学书路上越走越远……

48、但是有了智慧的生命,它生存最大障碍就是思想问题。

49、孙阳,1964年出生,从小受父亲影响,对翰墨文化有深厚的热爱。青年时期师从李自清老师学习书法,但对书法的概念很模糊。2010年开始认真学习法帖,初学赵孟頫(道德经),后懂得“取法乎上取其中”的意义,追溯魏晋,学习钟繇小楷(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50、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51、“精神有依归”就是要设法提升老百姓的心灵层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着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

52、“天地之心”最早见于周易《复》卦彖辞,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此处的“天地之心”是指天地间万事万物阴阳消长的规律性。张载的思想深受易学的影响,曾在长安坐虎皮椅讲《周易》易经文案经典名句,并且著有《横渠易说》,因此他所谓的“天地之心”是与易学密切相关的。

53、“立命”和“立道”,首先是自我的修身: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精神境界,而能自觉、自省、自律,抵制一切歪风邪气,不被权、色、钱、势所迷,而一身正气。其次,是正确对待“命”和“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体认人人所具有不忍人之心的良知本性而不放失,这便是正命与正道。再次,建构为生民立命的有道社会。张载为解决农民丧失土地的痛苦生活,提出试行新的“井田制”,限制统治者的土地兼并,以平土地、贫富不均的严重两极分化,以保生民。同时,他主张革新变法,凡变法须是通,“变而通之以尽利”,民与国通达而长久,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构建生民命运共同体的有道社会和精神家园。

54、首先,“天地”一词并不专指自然界。儒家经典《易传》中有一个关于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倾向于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整体。“天地”有“天地之间”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间社会,故“天地”一词的确切涵义要根据文本的上下语境加以研判。在“四为句”的语境中,“天地”应当指人间社会,而不是指自然界。有时张载把指称社会的“天地”也称作“天下”,故“为天地立心”也可以称作“为天下立心”。 其次,“为天地立心”的“心”有别于“天地之心”的“心”。“天地之心”一语见于《周易·复卦》。

55、第二句:儒家将外在与内在统一结合起来,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

56、中国陕西省陇县人,196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陇县中学副校长、陇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现任石鼓印社研究员、中国石鼓印社出版社特约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陇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宝鸡周易研究会副会长等。

57、文化方面比较典型的绝学:易经,道德经,鬼谷子,黄帝内经。

TAGS: 张载 国学 西铭 绝学 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