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世界历史
全球史与中国:揭秘2018系列讲座第六讲
2023-09-24

全球史与中国:揭秘2018系列讲座第六讲

5月25日下午各国历史,应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邀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陈怀宇在北外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亚洲史”的兴起:一个全球史的视野》的讲座。本次讲座是“全球史与中国2018”系列讲座第六讲(总第54讲),由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陈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宗教史与思想史、丝绸之路文化史和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著在中文和英文世界都颇具影响力。

陈教授指出,中国的历史学科发展在经历1952年的院系调整后开始模仿当时苏联的历史学科建设模式,北大历史系因此划分为中国史与外国史,其中外国史包括欧美史与亚洲史。亚洲史这一专业是由自哈佛学成归国的历史学家周一良(1913-2001)先生主持设立的。周一良先生首设的“亚洲史”传承自晚清以来的亚洲各国史研究。在1903年的《奏定译学馆章程》中即有外国文、专门学和普通学的研究分类,并提供教授中国历史、亚洲各国史和西洋史的课程。1911年罗师扬(1866-1931)在两广方言学堂中亦教授亚洲各国历史的课程,历史学家朱杰勤(1913-1990)最初也使用“亚洲各国史”这一名称。因此中国学者多使用“亚洲各国史”,但西方学者则大多使用“东方史”这一名称各国历史,后来名称逐渐统一为“亚洲史”。

20世纪50年代全球史与中国:揭秘2018系列讲座第六讲,为了响应中国领导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全球史与中国:揭秘2018系列讲座第六讲,大陆高等教育历史学学位授予中设立了“亚洲史”的研究生学位。1956年,大陆高校的历史学家周一良、丁则良(1915-1957)、季羡林(1911-2009)、夏应元(1929-)等学者开会讨论并最终确定了亚洲史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1956年确定的亚洲史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南亚、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文化,西亚各国的历史文化在后来逐渐得到了补充,当时所使用的教科书与课程设置参考了苏联的东方研究与苏联编写的百科全书。随着我国学者自主编写的亚洲史教材的完成,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亚洲史教学逐渐脱离了苏联教材的影响。我国学者编写的专业书籍有1957年王辑五编写的《亚洲各国史纲要》、1958年朱杰勤编写的《亚洲各国史》、1958年何肇发(1921-2001)编写的《亚洲各国史讲义》和同年周一良编写的《亚洲各国古代史》。

同时期亚洲史这一学科在日本、美国和苏联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日本的亚洲史研究始于其早期的“东洋史”的研究基础;美国的亚洲史研究是呼应二战后美国认识了解亚洲各国的需求的成果;苏联的亚洲史研究则更多地带有与中国争夺领导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意图而兴起。由于二战结束前亚洲各国多处于被殖民或半殖民的状态,因此以方豪(1910-1980)、朱杰勤为代表的研究亚洲各国史的亚洲学者先于萨义德( Said, 1935-2003)就提出了对西方东方主义的批判。总而言之,亚洲史的设立既响应了国家战略需求,也改变了历史学科的专业分类。这一学科在国际学术中的发展体现出世界各国对二战后日渐崛起的亚洲的反应。现当代中国亚洲史的发展既不是苏联式的,也不是西方式的,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都是非常本土化的。

各国历史射手王_各国历史长短排行榜_各国历史

讲座最后,陈教授与在座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并详细解答了听众们提出的问题各国历史,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历史学院 王彦 供稿)

TAGS: 亚洲史 周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