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探索发现
央视10套“灵异视频”让人毛骨悚然?
2023-08-23

央视10套“灵异视频”让人毛骨悚然?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以播出优秀纪录片闻名的央视10套近来麻烦不断,先是《探索.发现》于本月上旬黄金时间连续播放了多集探索海外神秘、灵异事件的节目,被观众指责“宣扬迷信”;之后,不少网友又炮轰《走近科学》不科学,故弄玄虚,甚至出现误导观众的情况。对于上述质疑,相关栏目的主创以及沪上有关专家日前在接受专访时,一一作出了回应和解释。

质疑一

灵异画面太恐怖?

《探索.发现》栏目本月初播出的《揭秘灵异事件》是以去年4月底出现在互联网上有一段发生自葡萄牙的灵异事件录像为素材,讲述一位曾经遭遇车祸的少女的故事。当镜头对准少女时,画面和声音都同时出现了干扰,似乎少女身上有着一种超越常人的电磁能量。节目中还提到“鬼”。为证明“葡萄牙的灵异事件”乃人为制作,节目随后又播放了一起拷贝葡萄牙事件的“北京撞车灵异事件”,虽然少女突然变成“鬼”的画面做了马赛克处理,但配以特殊的音效,让人不寒而栗。

观众王先生说,虽然最后知道两起灵异事件是被制作出来的,可心里还是凉飕飕的。“那两名女子的形象总在眼前飘过……一点躺在床上,直到早上五点还清醒着呢。”而且不少网友在网上表示,央视播出这类“灵异节目”实在有些不妥,甚至有人直言,央视如此做法有宣扬迷信之嫌。

回应:科学为主,不拿恐怖说事

节目虽然意在揭秘“灵异事件”只不过是些骗人的小把戏,但引用的两段“灵异视频”让人毛骨悚然,宣扬科学的节目为何要披上猎奇、惊悚的外衣?《探索.发现》栏目组称,他们绝对没有借口“揭秘”来宣扬迷信,况且节目是通过层层审查才得以播出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央视对于节目缺乏自律管理,“从文化传统而言探索发现频道,国内观众历来反感宣扬鬼怪之说的迷信,更莫说节目拿灵异事件为噱头揭秘。而这类灵异节目即使在海外也会实行分级,不会堂而皇之放在大人小孩都在看的黄金档。”

对此,SMG节目研发中心的鲍晓群博士给出了中肯的意见,“现在国内荧屏上并不存在所谓‘灵异节目’,我们不能错误地对节目进行分类。《探索.发现》做得很不错。观众被吓着的这一集,我没有看到,不便发表意见,如果有这样的个别情况出现,当然应该在以后的节目中予以避免。假如只是极个别心理脆弱的观众被吓着的话,并不能把责任推给节目组。”他笑言央视10套“灵异视频”让人毛骨悚然?,一些未知的事物比如天池中是否有怪物,总会让人们感到恐惧,“节目对一些未知事物进行探索、介绍探索发现频道,可能引起观众各种不同的反应,如果出现血腥、恐怖的场面,应该有一些提示性的画面或字样出现,这样会更妥当一些。”

对于网上有关节目宣扬迷信的热议,鲍晓群直言:“揭秘灵异事件就是宣扬迷信,那么法制节目中涉及犯罪分子作案的过程就是教人犯罪了?”

质疑二

解释科学故弄玄虚?

此外,央视10套的名牌栏目《走近科学》近日也遭到很多网友的“炮轰”。“一开始总是很神秘,揭秘后才发现原理非常简单,故弄玄虚。”还有网友说:“刚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奇的,看到后来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不是当事人设骗局就是他有心理疾病,然后用所谓的‘科学’敷衍一下,让人,越看越糊涂,甚至无法自圆其说。”

回应:渲染过程很必要

《走近科学》制片人张国飞认为,渲染过程强调悬念是必须的,而真相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揭秘的时候轻描淡写是因为有时候谜团和真相之间就差一层纸,这层纸捅破以后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对我们做电视节目来说,我希望第一,节目能吸引人;第二,能启发人;第三探索发现频道,能感染人。这是最理想的,但是前提就是吸引人,如果不吸引人的话,你就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也没人要听。”

鲍晓群博士直言,电视节目总是有一个过程,“讲故事、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来看,这很正常。”他表示,类似网友所提及的“灵异节目”的说法,在国内荧屏上并没有出现过,“有的都是科学栏目中的灵异批判节目。节目都是通过播出的事件,然后给予观众科学的分析。”鲍晓群举例央视10套“灵异视频”让人毛骨悚然?,“我之前曾经看过《探索.发现》中一期有关‘笔仙’的节目,觉得很好,之前我对于‘笔仙’也只是听说而已,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是看过之后,我知道怎样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它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而是人们的生理现象等原因构成了‘神奇’。对于那些说它故弄玄虚、宣扬迷信的观众,我认为他们更应该完整地看节目,因为他们要追求科学,所以希望他们不要错过节目最后的分析环节。”他表示,目前国内这样的节目现在还太少,“如果能够再多一些就好了。”

质疑三

常识错误误导观众?

探索发现频道官网_探索发现频道是中央几台_探索发现频道

日前还有观众反映,《走近科学》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科普节目,误导青少年很不应该。原来,在节目中有关“为什么地球上的人们始终看不到月球的背面?”的正确答案为“因为月球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一致”。但观众认为,这个答案,实际上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因为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与月球的自转周期一致。”此外,还有诸如外星人、UFO等众说纷纭的未知领域,有观众认为在深入调查方面存在漏洞。

回应:科学没有终极

张国飞说,观众指出的错误如果属实,他们一定会努力改正。至于那些未知领域,“答案没有绝对,科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进程。没有绝对的真理存在。”主持人张腾岳说:“100多年前,还有科学家断言飞机是不可能飞起来的,但现在问任何一个人,答案肯定是能飞得起来。”

质疑四

模仿?

美国《国家地理》节目在全球拥有巨大的观众群,央视10套的《探索.发现》、《走近科学》都有很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制作水平却又与别人相去甚远。

回应:条件有限

张国飞说,虽然创立于1998年的《走近科学》在中国电视界是老栏目了,“但相对国外的栏目来说,我们资格嫩,经验少,经费缺,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地理》的创作周期非常长,最短的要几个月,长的则以年为单位的,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出一部作品,这对于《走近科学》来说是不现实的。不是我们的想法不如别人,只是技术和经费有限。”

记者观点.科教也应有格调

央视10套引发的争议,给电视人敲响了警钟。意在揭露神秘事件,宣扬科学知识的科普栏目,却因为过于渲染现场气氛,大量采用恐怖片里特有的背景音乐、拍摄手法和故弄玄虚的解说,让很多观众觉得毛骨悚然,心生厌恶,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不知央视是否为了促进科普节目的收视率,才使出了这“恐怖”的一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该提高警惕了,在电视节目唯收视率说话的今天,收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记了格调,难道科学也能像综艺节目一样玩“出丑”,玩“出位”,玩低俗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再严肃的科普知识,在观众看来也难免“传播迷信”之嫌。(编辑:杨琪 来源:新闻午报 记者|黄笑宇霍燕妮|文)

TAGS: 节目 科学 迷信 揭秘 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