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小说家
村上春树:多读书,增加体感,不论好与坏都是益处的
2024-01-02

村上春树:多读书,增加体感,不论好与坏都是益处的

写点什么好呢?

开篇村上春树先生就抛出这个被问及了太多次的话题。

他结合了多年的写作经验,算是给一些后来的小说家或者作者一点建议吧!

先生提到了想要解决这个写点什么好的问题,要多读书,勤观察,还要擅长收集素材,更重要的是创造自己的文体,这样才能让自己思如泉涌,再也不犯愁下笔写点什么了!

①多读书,增加体感。

我是职业小说家_我的职业是小说家_小说职业的作者是谁

这实在有点老生常谈的车咕噜嫌疑,但的确非常重要。

既然要写小说,那么小说的结构如何,就得做为肌肤感觉,从基础上了解它才是。

而这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多看别人别的小说,不论好与坏都是有益处的。

先生说读书将是写小说或者文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体力,其实这里有句俗话→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如果我们要写一只猪,我们就要知道猪的样子吧!我们写小说,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小说,什么是好小说,什么是坏小说。

然而这些微妙的体感从哪里来呀?一定是从书中来获取呀!这就是读书的必要性。

多读书,当我们了解文章或小说的体感,但要不愁写点什么,还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②多观察,勤思考。

我是职业小说家_小说职业的作者是谁_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培养自己事无巨细,仔细观察眼前看到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

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不问三七二十一,仔细观察,深思细想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但是不要着急下结论,一定要有意往后拖。

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生说及时做出评论的人不适合当小说家,而是适合当评论家或者媒体人,这可和我们的一致想法有些冲突啊!

先生毕竟是一个小说家,有时候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不是一时半刻或者某一两件事就能直接得出结论的,因为人是复杂的,每一个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让人耐人寻味的故事。

比如自己在学心理学的时候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老师讲到不要害怕哪些很凶的人,因为他们之所以变得很凶,无非是他曾经受过不好的遭遇但没有学会合适的回应方式,所以将这种伤害直接传递给了别人,实现自己心理上的报复性补偿的自我满足欲望。

你看,这样以来,我再遇到一个很凶的人,我没有厌恶和躲避村上春树:多读书,增加体感,不论好与坏都是益处的,反倒非常想搞清楚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去。

生活中,所有的人和事,都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有着更复杂的系统效应,所以,观察的久一点,时间拖得长一点,往往我们能看到更多的真相。

这对于小说家的创作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小说家需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时间顺序不断填充素材,然后自然发酵,才能让故事更加饱满鲜活,耐人寻味。

先生提到如果从收集信息到得出结论的时间过短,人人都成为了新闻评论员和评论家,社会将会变得很呆板,缺乏宽容,甚至变得很危险。

这真的说的很深刻啊,现在不论怎样的新闻,只要出来了,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声音,对错泾渭分明,只要有不同声音出现,那就会被骂的很惨,但是一个新闻的生命又极为短暂,几乎一个礼拜,热度不在,也没人再去关心事情的始末了,这真的是一种遗憾。

就比如杭州的杀妻案,还有前几天女孩被男友杀害的新闻,这些新闻真的是骇人听闻。

新闻发出观众都成了正义卫士,都口诛笔伐的讨论嫌疑人的可恶和丧尽天良,这简单粗暴的发泄一通之后,也许这事情也就过了,我们总是倾向于去遗忘已经处理完的事情。

可是这事情的背后真相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这个真相才是事情发生的根,根不除,恐怕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出的,这就是迅速反应之后的副作用啊!

③收集素材,编码储存。

小说职业的作者是谁_我是职业小说家_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虽然可以并不着急下结论,但是素材是一定要做好收集的,但是我们的记忆容积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对素材进行简单的处理。

先生的习惯是主要记录某个事实(某位人物,某种现象)中兴味盎然的细节。

我的理解也就是对能打动我们的那个瞬间。

先生谈到事无巨细的记录的确是很难的事情,所以他会留心提取几个单独的细节,用便于回想的方式存在脑中

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蕴含了太多的学问,因我们的大脑要想长时间记忆一件事需要完成三个步骤:编码→巩固→检索。

对于陌生的信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编码,这个步骤很关键,因为没有编码,大脑就不会有印象,这个要怎么做呢?

举个例子,我和孩子一起学英文,但是对于英文单词我总是记不住发音,这怎么办呢?我想到自己平时喜欢唱歌,那找到相应单词的歌曲然后学习唱歌,这样这个单词的发音就很容易在我脑中留下印象,也就是完成编码了,最后回忆歌曲,偶尔唱唱,完成巩固,等到真正用的时候,就是在用检索了,这样这个单词就完全被轻松愉快的记住啦!

小伙伴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就行编码记忆哦!关于更多细节,大家可以参照《认知天性》来科学有效的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

那到底要记忆素材的哪些重要信息呢?

先生给出的回答是:注明日期 场所,状态。

然后将这些信息,好好保存在大脑的抽屉里,这给我的感觉就像在大脑里有一座素材宫殿,在这座宫殿里有着无数的素材抽屉,等到需要的时候便拉开抽屉取出素材用自己的魔法将这些原汁原味的素材进行加工,它就变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

这多么像李子柒的菜园呀,丰富而新鲜的食材加上子柒的厨艺,就是一道美味的佳肴。

看来写小说或文章和做菜是一样的道理呀,为了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所以日常收集素材真的是写文章或小说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素材的园子丰富了,自然而言想要写的东西也就多了,再也不会犯愁写点什么了!

关于写点什么的话题实在是一个太宽泛也太无止境的话题,但先生提出的这几点建议真的是经验后的智慧。

不论是写小说,还是写文章,这都是绕不过的真理,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读书,观察,多收集素材,让自己的菜园不断丰富起来,这样做出美味佳肴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材料了。

除此之外,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厨艺”,这个可是有些学问的

④创造文体,持续创作。

小说职业的作者是谁_我的职业是小说家_我是职业小说家

先生自己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用日文写,但是写完之后非常不满意,然后他开始尝试用英文写,因为英文并不十分精通,所以只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想要传递的故事,然后再翻译成日文,就这样他创造了自己的文体,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文体。

有了文体,之后还要考虑自己文章的节奏,他酷爱音乐,所以他用音乐的节奏来为自己的小说安排跌宕起伏的情节,这仿佛给故事注入了生命,实在是妙不可言的一种感觉。

我们该如何理解先生所说的这些话呢?

这样我想起了邹小强的《只管去做》。这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籍,在接到约稿的时候,他非常犯难村上春树:多读书,增加体感,不论好与坏都是益处的,因为不知道如何将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怎样的一种形式让别人能够快速的理解并愿意接受,他尝试了多种开头之后,决定用对话的形式来行文,这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只管去做》。

这本书风趣幽默却信息量十足,读起来颇为容易但一样不影响吸收重要的知识,这就是如先生所说的文体吧!

我们写文章也要考虑自己的文体,或许可以称之为风格,这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找到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但这值得花费时间来寻找并最后确立,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写文章或小说,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持续创作 。

结语: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_小说职业的作者是谁_我是职业小说家

读书,观察,收集素材 ,创造文体,这样一步步的勤加练习,也许再也不必担心写点什么的问题了!

但是对于每一个写作者来说,比起写点什么更难的是担心自己写不好而招人嫌弃。

我们要知道,好文章和好小说可不是横空出世的,都需要背后的精雕细琢,刻意练习和摸索,所以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对待写作这件事,勇敢的下笔,勇敢的写,这是对一个作者最好的成全,也是变成优秀作家最好的开始!

先生在《且听风吟》中曾说: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所以我们应该勇敢的提笔,我们有写下去全世界最烂的垃圾的自由。

与君共勉!

虚心的小草~

#暑假充电计划# #一块写写#

TAGS: 素材 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