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荀子
刘涛,:王安石批评荀子不明法重于人的道理
2023-11-16

刘涛,:王安石批评荀子不明法重于人的道理

作者简介:刘涛,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专业方向:中国哲学与管理哲学。①王先谦:《荀子集解》, 沈啸寰、 王星贤点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荀子尧问, 第 549页。②杨柳桥:《荀子诂译》, 济南:齐鲁书社, 1985年, 第 867页。译文有所改动。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 卷 26 《周公》, 唐武标校,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 第 302页。宋儒视域中的 《荀子 》 周公论刘 涛(中山大学 哲学系, 广州 )摘要:周公作为历代儒者心目中的楷模, 其言行事迹往往备受关注。 《荀子》 中塑造的周公形象, 宋儒多有指责批评。 针对荀子塑造的以求贤待士为职能核心的周公形象, 王安石批评荀子不明法重于人的道理, 认为荀子笔下的周公与三代治道相背离;针对荀子塑造的践天子之位的周公形象, 程颐批评荀子不晓君臣之分的大义;针对荀子塑造的不拘恭俭的周公形象, 孔文仲批评荀子不知恭俭的实质, 认为是对真实周公的歪曲。 宋儒对 《荀子》 周公论进行批评的背后, 关涉着各自的思想立场以及现实的政治环境。 宋儒对荀子的批评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同时也反映出宋儒较之原始儒家在外王学方面的相关缺失。

关键词:宋儒;荀子;周公;外王学中图分类号:B22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 (2010) 02-0232-03周公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历代儒者心目中典型的大儒形象 ,他辅助武王 、 成王刘涛,:王安石批评荀子不明法重于人的道理, 平定天下而又制礼作乐, 开姬周一代盛世, 一生功成名遂,被历代儒者视为心中的楷模和追寻目标。本文以外王事业臻于顶峰的周公形象为切入点刘涛,:王安石批评荀子不明法重于人的道理, 通过分析宋儒对 《荀子 》 周公论的解读, 来阐释宋儒在新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对周公及荀子的评价, 并以此窥见宋儒自身的思想情态.一、 待士之道 《荀子 ·尧问》 中记载, 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 , 在初次前往封国之际, 周公向伯禽的师傅询问其子之德如何 , 伯禽之师对之以 “为人宽, 好自用, 以慎 ” 三德, 而周公则以为三德皆恶。在回应伯禽所具的 “以慎” 之德时, 周公特别借助待士之道而阐释反驳之 。根据杨倞的注解:“彼伯禽之慎密, 不广接士 , 适所以自使知识浅近也。”① 周公认为慎密之德并非好事 , 它会使人闭目塞听。接着 , 周公又现身说法 , 他说:“我要拿着礼物去求见的人有十个 , 回头拿着礼物再来见我的人有三十个 ;我所用礼貌接待的人有一百多, 愿意向我进言 ,我就请他们尽量说完的人荀子尧问, 有一千多。

荀子尧问篇_荀子尧问_荀子尧问翻译

在这些人中 , 我却仅得到三个真正有能力的士人 ”,“人人都以为我破格地爱好儒士荀子尧问, 所以儒士都到我这里来了 。” ② 从周公的这段言语中, 荀子所要着重表达的是上层管理者要抛开固闭自封的待士态度, 做到求贤若渴, 广泛接纳天下之人 , 并在其中选择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但王安石针对此番言论却提出批评, 他说 :“甚哉 , 荀卿之好妄也 ”, “是诚周公之所为 , 则何周公之小也! 夫圣人为政于天下也, 初若无为于天下, 而天下卒以无所不治者, 其法诚修也。” ③ 王安石认为荀子对周公的这番描述实际是贬低了周公的能力 , 如果周公要靠自己这么殚精竭虑地去接人求士的话 , 那么周公又怎能与儒者心目中那个 “无为而治 ”、 从容不累的周公形象相符呢 ? 在王安石看来 ,周公接续尧 、 舜 、 禹的治道精华, “无为于天下 ”, 根本不需要这么辛苦劳累地去选贤接士, 荀232

荀子尧问篇_荀子尧问翻译_荀子尧问

TAGS: 荀子 周公 王安石 刘涛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