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 > 荀子
虚极静笃论,这是老子非常深刻的哲学观念之一
2023-04-28

虚极静笃论,这是老子非常深刻的哲学观念之一

在《道德经》的第十六章,老子提出了“虚极静笃”论,这是老子非常深刻的哲学观念之一。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荀子是老子吗,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就是老子关于“虚极静笃”论的主要论述,这一章主要讲体悟“道”的方法要领在于"致虚""守静",其所阐述的内容既是指认知方式,同时也包含着对人生境界和政治哲学观的论述。强调要从事物现象流变的常态之中去体悟一切现象物的存在之"常",只有“常”才是“道”的真正体现。道家强调“常道”,正是因为“常”体现了“道”的本原性特征。

荀子是老子吗_荀子是( )_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

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_荀子是( )_荀子是老子吗

第一,从字面上看,“致虚极荀子是老子吗,守静笃”并不难理解,但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十分深刻。

上述引文中的“致虚极”的“致”,是动词,意指做到、达到的意思;而“致虚极”的“虚”,意指无无物、虚无;“极”主要是指极致、极点。所谓的“致虚极”,简要说,就是心灵要达到无的极处,达到空的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淡泊湛然。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虚”,“虚”是道家的重要哲学范畴,道家后来成了道教的理论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与“虚”这一范畴有关系的。以道家观点看,“虚”与“无”,与“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非常相似的,其所指的皆是一种心灵原状,一种精神状态。这很像是现代心理学所描述的去掉对身外事物进行认知的主观意识,保持纯粹内部心里感受,是意念守住空和虚的状态。

“守静笃”与“致虚极”的句式相同,所谓的“守”,也是动词,指的是专守、守住,“静”是指寂然不动,静如止水;而“笃”是指笃定、笃实。这是指寂然平静的心里状态,是淡然寂静的认知态度,是豁达超脱的心境。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守住自己执念荀子是老子吗,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内心体验和求真心理的感知方法。

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_荀子是( )_荀子是老子吗

荀子是老子吗_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_荀子是( )

第二,老子的“虚极静笃”论是与老子对于“道”的哲学规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虚”与“静”是道家认知观的根本体现,也是对人生境界的描述。

老子哲学,或者说道家学说,其根本性观点,是把"道"作为宇宙一切万物的本原性实在来看待的,作为事物的本原,“道”被老子认为不以任何感性方式诉诸人的心灵,即不会以任何实际存在的物质形象诉诸于人的官能,“道”是人感觉不到的。“道”是一个"实在的虚体",因此,"虚"是道体自身本然的实在方式,是道的根本性存在方式和本质特征。

荀子是老子吗_荀子是( )_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

“道”的这种本然实在状态,即“虚”,不是一般的认识方法可以感知得到的,而且,要感悟它就要舍弃一切感性的认知方式,必须以“静”的心态来体悟。

庄子讲“坐忘”时的论述,解释了老子这种“静”的体悟方式。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这说的是,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其实,庄子的所谓“坐忘”讲的就是老子说的以“静”去体悟“道”。因为人如果能处在“坐忘”的状态,心灵自身也是“虚”的,与“道”是相应相通的,心灵之"虚"便能契入于道体之"虚",自然就能悟到了“道”的真谛。

可是虚极静笃论,这是老子非常深刻的哲学观念之一,一般人想要真正求得心灵的"静"并不容易,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心灵往往是随着耳目等感觉器官的引导而追逐于外物的虚极静笃论,这是老子非常深刻的哲学观念之一,总是在不知不觉地受到外物的刺激和影响,不停地在对来自外部的感知材料进行接纳、分别、联系、演绎、判新等,因而,不可避免受到了来自利益的,伦理的,政治的等各方面的目的欲望的影响,甚至受到了制约,因而,很难做到心灵的安宁平静,反而总是处于纷杂的"心动"之中。

荀子是( )_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_荀子是老子吗

心灵的"动"即是心中不静,而且,心灵的“动”其实关注的是事物的现象,是外部事物形形色色的样态在满足人心的具体欲望,如情感的快乐,利益的满足,行善的自我安慰,出名后的飘然自喜等,而这都只是人心欲望的满足,所关乎的只是心灵自体之“用”,而非关乎心灵自体之“本”。因而,若是要契入心灵之"虚",排除外界事物刺激和欲望的影响,只有"静"才是可能的。

而所谓“静”,就是要求心灵要从纷纭繁杂的外部事物的刺激中撤回来,回归于心灵自体之"虚"的本相,排除各种干扰,而这就是所谓"守静”,即保持心态的寂然平静。而且,"守静"要“笃”,就是达到笃定的状态,即保持纯粹的“静”,专一而不掺杂,平静而没有欲念,达到"静"的极致状态。而"致虚"若能"极","守静"若能"笃",那么,心灵便能返归其自体之"本”,并因此而显现其虚灵的光辉。正像荀子所说的∶"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摒除了一切关于外物的思虑,去掉了所有杂念,心灵自然就能回归到"静笃"状态,从而达到一种大清大明的境界。

总之,只有心灵真正达到“静笃”状态,才能观照到“道”的“虚极”本原状态。“静”是对“虚”洞达和领悟的基本方式,只有在极致的虚静状态(静笃)之中,才能与“虚无”的道体全然契合,无间无缝,因而,这是认知达到极致,也是心灵进入了极高的境界一种体现。所以,"致虚极,守静笃"即是老子的认知观的基本体现,也是老子关于人生境界的重要论述,说的是认知“道体”和体悟"道体"自然实然状态的根本方式,同时,也是由于对“道”的体悟而真正了解人生境界,在以“静”悟“虚”中,感悟人生的自然与平常。

近期直播:《蜕变之旅第十七课》

荀子是老子吗_荀子是( )_荀子劝学是几年级的

点击下方预约

关注我

一起活出奇迹恩典的人生

您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点赞,在看,转发为我加油~

TAGS: 虚极静笃 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