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民舞戏剧
布莱希特论戏剧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23-10-08

布莱希特论戏剧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布莱希特早期剧作《巴尔》解析已姚佳根[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要:《巴尔》是布莱希特最早的作品,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与异化的批判,还是对个人与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探索等布莱希特后来剧作中的主旨,都可以从该剧中找到线索,可以说,《巴尔》是戏剧家今后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布莱希特向来关注的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作马克思主义者的布莱希特,从他刚刚度过青春期后,就在思想上走上了与前贤一致的道路。虽然《巴尔》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找到戏剧家整个思想的依据,对于该剧的解读,自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关键词:布莱希特天性异化创作于1918年的《巴尔》,是布莱希特的首部作品,剧作家时年二十岁。巴尔这一人物可以说是他作品人物长廊中最为晦涩、难解的艺术形象之一,然而,布莱希特对他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巴尔是一个诗人,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纯粹的人。如果从道德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极端自私、野蛮、缺乏人性的反社会分子,他的所作所为不能不引起饱受人类文明教化的人们的反感与厌恶;但是从人性解放的角度来看,巴尔对于“做你喜爱做的事”的信念,对于上天赋予人的自由的追求,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

他是一位先驱,只不过时代还跟不上他的脚步。我们无法忽略巴尔缺乏人性的种种作为,综览其一生,可谓劣迹斑斑:他凌虐别人的妻子,玩弄懵懂的少女,对真心追随自己的女孩始乱终弃,并且好吃懒做,放纵堕落,因嫉妒而杀死自己的朋友等等。然而在其狂野的行为背后,并非毫无恻隐之心。该剧所展示的巴尔迷幻的一生,其实是一场内心的自由天性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可妥协的较量。在最后,主人公虽然彻底摆脱了社会对他的束缚,却被兽性本能所支配,从而走向他愿望的反面并最终毁灭。显然,此时的剧作家尚未找到一条通往人类幸福的明确道路。该剧虽经多次修改,但立意与人物形象从一开始就已确定。完成初稿后一个月,布莱希特在给终生好友,也是他的剧作在舞美上的诠释者卡斯帕内耶()的信中写道:“我的剧作:《巴尔吃喝!巴尔跳舞!巴尔蜕变!!!》巴尔要做些什么?二十四个场景已经完成并付诸打印———一部真正的杰作。”从标题来看,剧作家打算塑造一个令人吃惊的艺术形象,他似乎要借此宣泄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带给人的精神上的各种压抑。在多年后回顾自己的早期剧作时,布莱希特这样论述:“《巴尔》这部剧将给那些还不曾学会辩证思考的人们带来困难,他们无疑会将其视为对绝对自我中心主义的美化,并到此为止。

但是,这里的确有一个人,他站出来对抗一个对其提出各种要求并使其失去勇气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生产形式被设计成用于剥削而非利用。我们不知道巴尔应该如何去运用他的才能,但他所竭力抗拒的是他的才能被滥用。巴尔的生活艺术表现了任何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艺术的命运:艺术是遭受攻击的。巴尔是一个反社会分子,但生活在一个反社会的社会中。”通过对巴尔生命样态的展示,剧作家想要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个人与特定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迫切希望解决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人们心灵所遭遇的困境。巴尔一生的历程是剧作家为人类寻求出路的一次伟大尝试,人物内心世界的转变与人物的命运则意味着戏剧艺术实践所得出的实验结论。一、回归天性巴尔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内心究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正如布莱希特专门指出的那样———希望人们不要被巴尔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风格所蒙蔽,而需要辩证的思考———我们只有通过解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巴尔是一位诗人,他沉溺于感官和创作的享受,这是他生活的全部。从对于吃喝、睡觉、情爱、歌唱等人生享受布莱希特论戏剧,到对于树木、雨水、天光、白云、冷暖干湿的风等自然生命的享受,巴尔始终沉迷其中,他所向往的是一个“充满树与裸体的天堂”。

“巴尔”原是叙利亚土地神的称号,是生命力的象征。这一名称背后的寓意揭示了剧中主人公的内在生命气质,整部戏剧展现的是巴尔由生机勃勃转向衰微的过程,他坚定不移地走出人类社会布莱希特论戏剧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人的原始天性希望挣脱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范与秩序而实现契合本性的绝对自由,在使人发生异化的社会环境名作欣赏/Works布莱希特剧作系列研究(二)23PDF文件使用试用版本创建年创刊中,回归天性成为人格特质中最为急切的需求。在布莱希特看来,人的基本属性中包含着原始天性与社会属性两种互相冲突的成分,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从根本上来说需要解决两者间的矛盾,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此时的布莱希特尚未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全面汲取营养,但他所关切的问题却已经浮现于视野之中。巴尔这一人物竭力抗拒社会规范,热切追求属于他天性之中的自由,于是不可避免地与外在世界发生冲突。然而构成他真正的命运的,却是他的内心冲突引向的结局。巴尔显然无意迎合身处的时代,从他放荡不羁的举止里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是如此轻蔑地看待世上发生的一切。在全剧开场,一众人等都在热烈追捧巴尔这位新近被发现的诗人,木材商梅赫先生热情地表示愿意出资出版其作品。但巴尔对这些视若无睹,只顾贪婪地埋首吃喝,他讥讽梅赫是砍伐树林的屠夫并拒绝与其合作。

在第七场巴尔受雇于一家名为“晚霞”的酒吧表演歌唱,老板不满意巴尔在表演之前就要求把作为报酬的杜松子酒兑现,在争吵中命令他上台。巴尔则将顾客的热情煽起之后便弃之而去。在巴尔看来,作诗和歌唱只能用于自己的享受,只有在他感官满足兴之所至的时候,他的创作才会达到真正的目的,而不是用于交易,受人剥削。在最终的剧作版本中,类似的外在冲突的程度已经降低到最小,只为揭示人物的内在冲突服务。然而,在1918年的最初版本与1919年的修改本中布莱希特论戏剧,巴尔具有更为丰富的社会特征与社会关系,剧作家在巴尔与社会的外在冲突上着墨较多。在1919改本中,巴尔有一位母亲,一位被他始乱终弃的妻子苏菲;他因为在圣体节上教徒砍斫树枝而被激怒,并被逮捕;他的一篇戏剧评论遭到报社经理的拒载,他也被编辑解雇;他的母亲去监狱探望他,并迫使一个不知名的女孩出卖自己的身体给他……以及其他几场。剧作家的意图很明显,他希望从社会道德、宗教、伦理、法律、艺术等诸方面来展现巴尔对于中产阶级社会规范的全面破坏与拒绝,从而使观众对通行的价值体系重新获得认识。他用巴尔这一异质人物独特的生命样态来反衬令他感到不满的社会现实。《布莱希特传》的作者克劳斯弗尔克尔说:“巴尔这一人物的出现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挑战,所以去探讨巴尔的非人性的态度究竟能对这非人性的社会起到多大作用的问题也是次要的了。

”这样一种创作手法已经具备了后来被理论化阐释的“陌生化”手法的因素。而在布莱希特心目中,进行社会批判乃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巴尔这个人物无非揭露了非人性社会的本来面目,然而如何获取真正的人类幸福,剧作家还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案。于是他将修改的重点转向表现巴尔的内心,希望从人物的内心情感中昭示人类的命运,由此删改了大部分表现巴尔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场面,专注于挖掘巴尔的内心感受。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修改本在历经波折后得到 出版,与我们今日能够看到的版本大体相同。直到 1953 年,该剧才获再版,后来布莱希特又对其做出调 整,加入了第一场与最后一场。剧作家终于对自己的 这部早期作品表示了认可。在该版中,自然环境的场 景大大增加,巴尔个人的感官享受成为全剧的主要内 容,他的“充满树木与裸体的天堂”并没有因为现实世 界的阻挠而无法企及,文明社会并不构成他追求道路 上的障碍。巴尔游荡在他所向往的自由领地上,按照自 己的信条尽情享受生命,他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 释放。可以说,巴尔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已经转化为作 为一般外在环境的情境构成,而非戏剧行动的实体,也 正是这一特定情境诱发了巴尔本性中两股力量的较量。

巴尔这位动物一般的诗人,具有纯真的心灵,他的 生命在于享受一切能够带给他快感和美感的东西,他 也不顾一切地吮吸生命中的甘露。这种极致化的生存 方式一方面自然是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绝望抵抗, 希望彻底清除绑缚在人精神上的社会桎梏;另一方面 却不得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巴尔的“疯狂”举动将 会带给人性怎样的损害?这也是布莱希特追索的问题。 人们通常侧目于巴尔绝对自我的作风,认为他滥交、无 赖,破坏一切应当谨守的规范,这些价值判断正是巴尔 所竭力摆脱的。为什么他在幽深的树林里、明媚的阳光 下、清冷的雨水中时不会引起反感?对于巴尔来说,这 些自然景象与堆叠的雪白的肉体具有同等意义。被人 称作“大象”的巴尔如果真的是一头大象,那么,读者、 观众的厌恶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可他恰恰是一个 “人”,自出生就注定是一头社会动物。巴尔这个“人”的 生存体验接近于一头“大象”,他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 全然出乎天性的情爱关系布莱希特论戏剧,人类文明的教化在这里反 而不太协调,他向往着自然天性的全面回归。 但是,巴尔的命运轨迹也是他生命中人性逐渐消 退、野性逐渐滋长的过程布莱希特论戏剧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他漫游的途中,伴随着的 是心灵中热度的流失和生命力的衰退。

二、天性的挣扎 起初,巴尔心存怜悯。剧中出入他小阁楼的女人有 木材商的妻子艾米丽、约翰尼斯的女友约翰妮、一对不 知名的姐妹和他从大街上引诱的苏菲,巴尔对待她们 的态度完全不同。艾米丽来到相约的下等酒吧后,显 出鄙夷的神情。社会地位的优越令她盛气凌人,可情 感的空虚、内心的寂寞却令她流连于不甚体面的场合。 巴尔唆使一位货车司机上前强行亲吻这位贵妇,使她 彻底失去优越感;之后却百般温柔安慰,使她平静下 24 PDF 文件使用 试用版本创建 来。少女约翰妮无法从纯真的约翰尼斯那里得到满足,但又自悔失身于巴尔,强烈的羞耻感促使她跳河溺亡, 巴尔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深感内疚,他预感到约翰妮所 要做的事,但料想不足。带来这一消息的是一对不知名 的姐妹,她们主动来到阁楼寻欢,妹妹还觉得羞赧,姐 姐却毫无廉耻之心。巴尔因此被房东太太逐出阁楼。在 出外流浪之前,巴尔希望带上一位姑娘,于是他下楼寻 找。楼下的乞丐演奏着班卓琴,从大街上被诱骗而来的 苏菲爱上了巴尔,在过去的版本中,苏菲则是他的妻 子。于是两人一起流浪。与其他女人不同,苏菲真正爱 着巴尔,而不仅仅只有性,这使巴尔感觉到了自己的责 任感,于是他受雇于“晚霞”酒吧。

但最后实在无法忍受 这种使他感到被腐蚀的生活,巴尔一个人走了。货车司 机埃卡特与巴尔结伴流浪,巴尔逐渐被变换的四季和 各种树林、绿野、春风、平原、天空、雨水所深深吸引,他 享受着自然带给他的心灵上的宁静,彻底丢弃世俗的 负累,生命发生蜕变。自然给予了巴尔太多,也就在这 个时候,他的人性随着生存氛围的转变而开始消退,从 此他被称作“大象”。他的“做自己喜爱做的事”的信条 被替换成生理欲望的满足,巴尔终于迷失,或者说融入 于荒野之中。苦苦跟随巴尔的苏菲怀了身孕,面对她的 哀求,巴尔毅然冷酷地将其抛弃在雨中。在第十四场的 灌木丛里,巴尔对着埃卡特,也可能是自言自语:“我对 女人已经不再感兴趣了……”从此,他开始不断地作诗,现 在填充他生命的是树、诗以及埃卡特。 货车司机埃卡特是个背景不明的人物,在巴尔沉 迷于肉欲的时候,他极富魅惑性地向巴尔描述一个迥 然异趣于沉闷现实的野性世界: 巴尔!兄弟!跟我走吧!放弃这些!到布满尘土的 硬实的高速公路上看看:夜晚来临时有紫色的天空。到 充斥醉鬼的酒吧看看:让你身边的这些女人全都跌到 黑色的河水中。再到坐满了瘦小、苍白的女人们的教 堂看看:你问问自己,一个男人敢在那里多吸一口气 吗?到牛棚里,可以与禽兽们住在一起,那里黑 得到哞哞的牛叫声。到幽深的森林里,头顶是斧子砍树的声音,而你再不能想起白天的亮光:上帝忘掉了你。 你还记得起天是什么样子的吗?你已经变成了一个男 高音!来吧,兄弟!跳起来,唱起来,喝起来!让雨水淋 透我们!让太阳灼烧我们!黑暗和光明!狗和女人!你 就那么颓废吗?……来吧,兄弟!我们将像两只洁白、快 乐的鸽子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还有晨曦中的河流,清

TAGS: 布莱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