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
9月25日,在孔子诞辰2573周年之际,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线上举办,中国知网、小鹅通、国学台及滔滔有学视频号进行同步直播。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全国1.2万余名教师参与。
围绕“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知名学者,多位中小学一线名师展开探讨,共同研究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以及新课标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具体途径、方法。
何为“守正”与“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沈湘平指出,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守正”意味着传承,激活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守正,首先要对标,遵循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新课标相关文件精神,否则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其次,要总结和发扬好近些年实践当中形成的好经验;再次,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教育教学之道。创新,指的是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要创造性地落实《指南》和新课标的要求。一方面要以创新的呈现方式来完成“规定动作”,另一方面则要根据各地、各校、各学科特点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以及教师个人专长,创造性完成“自选动作”。
为学须善用加减之法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李景林认为,为学要善用加减之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知识会不断地积累增加,用的是“加法”。为学之“益”,须伴之以为道之“损”,减损或消解既成的知识形式所带给我们的思想限制,用的是“减法”。为学,贵在能由博返约,建立起一个内在的一贯之道。杂博之学,不足以为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为学与做人,虽各有其损益、博约、加减两端而不可偏废,然比较而言,于立言立功之事,我们常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做些什么,略偏于“日益”或加法;于做人或立德之事,所当考虑者,则多在什么事不能做,略偏重在自我的限制,即“日损”或减法。
经典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认为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循序渐进是传统教育中一个悠远而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甚至和经典一样值得我们珍视。我们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与爱好,只有按教育的逻辑、原则和规律的指引,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和有效地开展。
用具象传达意义世界,激发共情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朱承认为,人、书、观念、事情、物件、建筑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文本”来加以解读。在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借助生动的案例、具象的事物,调动古今中西的思想资源,更为深入地传达文本背后隐藏的意义世界;利用能够进行意义阐发的人物、故事、话语、物件,去激发学生的心绪和印象并形成共情,从而更好引领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语文课要重视优秀古诗文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郑国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位“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他认为优秀诗文汇集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典型认识和体验,对优秀诗文的诵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优秀诗文中语言材料,会在学生的诵读中换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道德与法治要强化传统美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审王世光从历史渊源、编写依据、内容特点和实施建议四个方面,阐释了《道德与法治》如何与传统美德相链接,还结合新课标,阐述了传统美德教育应关注的四个点:一是注重传统美德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二是注重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三是注重传统美德内容与不同学习主题的关系,四是注重在综合性的探究活动之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历史教育重在渗透科学与人伦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凯指出,要通过抓重点、抓典型,渗透科学精神,渗透人伦理念,开展历史教育。他认为历史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只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熏陶人。当这一切成为习惯,就会轻松地触达学生柔软的心灵,坚定其人生信念。
在自主选择中走进传统文化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教师进修学校正校级督导、高级教师吴东芳着眼于中小学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探寻。吴东芳老师认为,文化的核心应该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文化自信的培养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自身的生命需要与精神选择,让学生逐渐在自主的选择中走进传统文化,这才是文化自信的应有逻辑。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整本书阅读。接着,吴老师借助鲁迅先生诞辰141周年纪念日的契机,以《朝花夕拾》名著阅读为切入点,解读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探索。
项目学习,厚植学生爱国情怀
北京景山学校正高级教师周群讲述了语文课堂上“北京印象”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她表示,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去塑造学生们的爱国精神,而且是厚植,要深深地扎根在课堂教学之中。整合优质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引领学生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将爱国精神内化,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让讲台通向舞台,让历史活在当下
北京汇文中学党委书记陈东分享了校史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实践与思考。一方面,学校深度挖掘百年老校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积极探索校史的育人功能,通过撰写校史文化手册、启动校史馆建设、优化文化环境、进行校史剧创排等形式开展学校的校史课程建设,体现了让讲台通向舞台,让历史活在当下。另一方面,学校也很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一直着力营造精神追求、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统一的育人氛围,以史育人,以文化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双向互动中提升素养和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中学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罗安波以“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初中历史的传统文化教育探微”为题,从“目标精准,着眼思想性”“内容适切,立足科学性”“形式多样,彰显趣味性”“评价多元,致力成长性”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他提出,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特点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与历史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情境式体验的过程,更是探究创新的过程,其魅力在于让学生在知识的习得与生活的运用、问题的解决与实践创新的持续双向互动中,实现素养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国学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广东省博罗县泰学小学董事长李志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和实践探索”为题,分享了学校的课程图谱。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指导了学校适度超前的设计:一是整体性,从孩子的身体到心灵,再到成绩,三者结合;二是合一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个学科串联起来,关联万物;三是现代化,国学是创新、是复兴,不是复古多位“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如何教”?,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是用万世师表的智慧解决当代的问题。在顶层设计之下,学校规划了“831”课程图谱,其中,“8”代表八个必修,“3”代表三个选修,“1”代表一个结果。
非遗课程进校园很有必要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黄伟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小学课程教材容量有限,所以把非遗课程引进学校非常有必要。黄伟老师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目前非遗课程研究存在不足、非遗课程与学校“小学大才”培养目标一脉相承,以四川曲艺戏剧类非遗课程在小学项目式学习中的实践为例,研究非遗学校的保护、传承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探寻出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的非遗进校园的教育模式,不仅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寻觅了新的平台,还拓展了非遗文化实施研究的新视角。
提出推行“新君子教育”
山东省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李成泉在多年探讨和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的底色,而不是特色。他提出了新君子教育,以真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国学根基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作为君子教育的三大支柱,并倡导传统文化教育不能脱离教材,不能脱离课程,不能脱离课堂,要做好“传统文化+教育”这篇文章,要将孔子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的系统,要深化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结合。
铸魂守初心,养正育英才
河北省邢台市育才小学书记、校长麻香云交流了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经验。该校在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下创建,建校之初便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邢台这座历史名城中,学校坚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化自信;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学校追求养正育才、人人成才的内涵发展,重视童蒙养正;在课程建构上,学校提出“养德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成人正品;养习,成长正行;养智,成材正学”的课程理念。一切皆是落实“铸魂守初心,养正育英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施。
让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其中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校长郭红燕分享了学校在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研学旅行、社团活动、环境创设等方面,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与学校“浸润教育”特色相融合,时时处处将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其中;德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德育载体,开展跨学科的主题项目式实践探索活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研学旅行方面,真正让学生身在其内,心在其里,思在其中,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向身心投入的主动学习;社团活动方面,精心开设传统文化类社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环境创设方面,为孩子们营造出属于他们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环境。
论坛分上下午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沈湘平主持,下半场由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秘书长肖滔滔主持。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程光泉进行会议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 沈湘平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组委会秘书长 肖滔滔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程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