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民间文学
“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
2023-12-21

“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

“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身处核心潮汕地区。潮汕文化传统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宋时就有“海滨邹鲁”之称。汕头民间习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遗植,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在这座名字里有山有水的城市四处游走,感受它在时光的流淌中留住的极富特色的“老味道”。

到了汕头,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当属英歌舞。潮汕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东的汕头、汕尾等地,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

一队英歌舞表演者从村里的祠堂门口走过。

除了极富岭南特色的英歌舞,汕头在传统佳节举办的各种巡游表演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到高潮。元宵佳节,英歌舞、鳌鱼舞、布马舞等别具特色的表演队伍在街头巡游展演。图为表演队伍为民众带来鳌鱼舞表演。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汕头澄海隆都,路边的铁枝木偶戏。据说这是由潮州的阳窗纸影戏演变而来,将幕窗改为小舞台,三面挂竹帘或绣幕,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铁枝木偶艺术。清末民初汕头民间艺术,潮州民间赛会频繁,每逢大的乡村迎神赛会,纷纷请铁枝木偶班表演,最多时有近百个班社。

旧时潮汕地区的春节期间传统民俗活动,总免不了有祀神祭祖以及游神赛会的项目,因而使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成为潮人社会不可或缺的风俗。

图为汕头澄海区溪南镇南砂乡“营灯”,正月十九,全乡居民提着写有自家姓氏的灯笼汕头民间艺术,穿梭在祠堂村巷,热闹非凡。夜晚溪南镇南砂乡的街道是一条条泛着红光的灯河。中新社发 许明 摄

每逢中秋夜,汕头乌桥岛上热闹非凡,沿袭多年的传统,每家每户在家门口摆桌拜月娘,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摩。

汕头澄海区盐鸿镇的盐灶村举行拖神偶民俗活动。“拖神偶”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是当地群众祈求来年丰收富足的独特方式。

潮汕民居也极富传统特色,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汕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最大限度的融合。

位于汕头市的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民居的代表性建筑,有着“岭南第一侨宅”的美誉,它从1865年开始建造,历经三代人,跨越两个世纪。中新社发 高殿华 摄

金凤花是汕头市花,每年初夏金凤花盛开,“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在汕头的大街小巷都可见到它的身影。艳丽的花色与古朴的建筑相互呼应,点燃了这座古老城市的热情。

狮头鹅作为潮汕风味卤鹅的主角,体重是普通鹅2-3倍,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有“世界鹅王”之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享有“世界鹅王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狮头鹅生产基地。澄海狮头鹅不仅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地方美食文化,也是很多海外侨胞寄托思乡情怀时难以忘却的老味道。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行走在汕头老街,这里是汕头开埠的发祥地,见证了汕头那段百年商埠最为传奇的岁月。随着汕头市中心的不断东移,而今的汕头老街已是繁华落尽,然而这片老街区,就像老祖母那满是皱纹的脸,每条纹路都是一个长长的故事。图为汕头小公园骑楼群。

位于老城区万安街陶芳酒楼旧址“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昔日食客满堂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这里变成了网红景点打卡地。陶芳酒楼的全称叫陶芳合记酒楼,位于万安街中,在汕头曾是资历较老的酒楼。虽位于巷内,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其最出名的是鱼翅。

汕头小公园里两位退休老人在下棋。汕头小公园较好地保留了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街区原貌,见证和承载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成为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

老城里不仅有老伙计对弈,也有小伙伴彼此间的陪伴“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图为汕头小公园里孩子们模仿墙上图画的“头牛”游戏。有老街巷老建筑点缀的沿海小城,生活节奏舒适安逸,在这里时间仿佛都被拉长汕头民间艺术,人们慢慢长大,慢慢变老。

TAGS: 汕头 民俗 潮汕 歌舞 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