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戏曲文本与祭祀文化的互文性——以《长生殿•哭像》为例关文征
2023-06-02

戏曲文本与祭祀文化的互文性——以《长生殿•哭像》为例关文征

戏曲文本与祭祀文化的互文性—以《长生殿• 哭像》为例 关文征

摘要:在中国文学中,戏曲文学与祭祀文化在本质上有着殊途同 归的关系,而《长生殿》作为戏曲文学的一大经典之作,在剧情、文辞、舞台演出等方面都对祭祀文化作了一个侧面的折射,由此以一种直观切实的角度看到了二者之间的互文性。而[哭像]一出正是其互文性的突破口所在,本文以[哭像]为例,结合史书、礼仪典籍等文化文本与《长生殿》这一文学文本作一观照,将《长生殿》中之祭祀文化加以挖掘,进而分析其背后的人类学的涵义。。 关键词:互文性;文化文本;文学文本;祭祀 在《长生殿》中我国古代文学,与《定情》、《密誓》、《惊变》等关目相比,《哭

澳大中国文化论丛

日常520

意象抒情与施蛰存"江南新感觉" 叶祝弟

[叶祝弟我国古代文学,博士,《探索与争鸣》主编,中国编辑学会学术期刊编辑分委会理事。] 摘 要:施蛰存将古典意象援入现代江南,又从西方借来意象抒情 手法,使得古典知识与西方知识在江南书写中相互发明。这种以意象抒 情为方法戏曲文本与祭祀文化的互文性——以《长生殿•哭像》为例关文征,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相互发明的地方江南,既不同于鲁迅的浙东鲁镇,也有别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构成了独属于施蛰存的“江南新感觉”。 关键词:意象抒情;施蛰存;江南新感觉;地方性知识 1932年6月1日,施蛰存一天内连续写了六首冠名为“意象抒情诗”的小诗戏曲文本与祭祀文化的互文性——以《长生殿•哭像》为例关文征,随后发表在其主编的《现代》第1卷第2期上。在他的

澳大中国文化论丛

日常200

汉语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浅谈汉语诗歌中的节日描写 路羽

[路羽,诗人,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文学博士。] 摘 要:节日及相关意象成为了串联及承袭过去、现在及未来汉 语诗歌作品、汉语文明习俗的重要链条。古典诗歌和新诗都拥有一定程度上共通的文化心理积淀及文化心理结构。汉语诗歌中节日描写的承继,赋予了现当代汉语诗歌一定的根源性的魅力与气度。诗人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处去寻找命题、灵感,在创作过程中也无意识地凝聚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同。关注节日是以更为全面的视野以求在异质文学的碰撞中相互补充,推动汉语走向交流。随着“一带一路”的日趋白热化我国古代文学,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符合市场

澳大中国文化论丛

日常100

TAGS: 意象 汉语 祭祀 文学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