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作家协会九届三次全委会会议在成都召开
川观新闻记者 肖姗姗
2月21日上午,四川省作家协会九届三次全委会会议在成都召开。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在热烈的讨论中,回望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新时代,新文学,新使命。四川文学如何走向新时代?怎样在继承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从文学作品中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新的视角、新的文学形式关注、书写四川、中国乃至世界的新现实、新事物和新经验?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会上发表精彩演讲,阐释了当下四川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总结提炼了多种经验与启示,为四川作家勇攀新时代文学高峰提供了可行性路径,发人深省。
阿来
以下为演讲整理摘录:
今天,我们首先以大会的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九届二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谋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四川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新局面。
我听了一些不同类型作家和写作者的意见,有一些感想。此刻,谈不上是讲话从文学作品中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我觉得是和大家交流一点新鲜的、现场突然生发的一些感慨,可能更有意思。
《工作报告》总结得非常全面,无论是具体措施,还是思想性的指导意见,我就不再重复。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看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一个对中国当下的,甚至决定未来走向的总体性判断,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呢?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而我所理解的二十大主要精神,就是它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了将来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文化战线四川省作家协会九届三次全委会会议在成都召开,就有了新的任务,八个大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们从事的主题性的写作活动,过去写脱贫攻坚,现在进入乡村振兴,就都是对这八个大字的实践。
当然,我们的书写,更要对四川的形势有所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工业现代化转型,正在进行时,城镇现代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农业现代化处于提质增效期,信息现代化处于动能释放期……我有时候想,四川逐渐回到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方阵,目前四川的经济地位在全国排名第六位,但是,文化呢?我们把文化排一排,是在第几位?
所以,我们的书写要了解国情,要了解省情。结合当地的经验和实际,对当下的现实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开拓自己的个人社会生活的深度、广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观照个人的文学创作。这里就又要说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三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觉得这一条跟我们的文学书写有非常深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都预示着,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审美高度。除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有一个更大的,叫生命共同体。我们的文学,就应该有这个意识,从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文学的使命。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科学的……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思想,不掌握这些方法论,空有一堆审美,那完了,什么都不是。还得像杜甫诗里说的那样,“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有很多人说现在是图像时代,我说那就怪了,没有文字怎么思考?看图像能思考吗?人类最细微的情感还得靠语言来表达。谁在发展语言?谁在捍卫语言?那不就是作家吗?所以,天天刷抖音,刷完说要写篇散文,那是不可能的,写出来的散文最多也就是随便在什么地方发表一下,赚点小稿费而已。我们做这么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活动干什么?因为写作真正需要的不是刷抖音,我们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学最终存在的价值是它的文学性。同时,在组织那些活动的时候,我们还不能办形式主义,为开会而开会,为写作而写作。我们能不能把主题写得更深入一点?更经典一点?我们去夯实文学的那些基础性的东西,强调它的文学性,这样出来的文章才是作品。另外,文学有充分的多样性,每个作家的性情各不相同,写作风格存异,我们还得好好地引领,让他们在其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做出更多探索。所以,我们省作协经常举办刊物、社团的活动,包括作家的培训等从文学作品中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去关注到有点距离、有些远的写作者。党的政策就是百花齐放,有些花大,我们举高一点;有些花小,我们也要让它开放。
有些作家给我说,现在的文学活动真多,他可以一年都不回家。我要提醒的是,再忙,活动再多,心不能乱。写作的人,心要静。但是心静,也并非说要关在岩洞里,苏东坡的哪一篇文章是关在房子里写出来的?杜甫不是天天在路上走,拖家带口走了一天又一天,但是晚上就写出诗来了。
除了要善于利用时间,面对奖励和扶持,我们的作家也应该有正确的态度。我现在就有点忧虑,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争取政策、措施、资金,一方面我又想,太多了,也有问题出现。我们不要被这些钱和奖励牵着跑,要保持自己的定力和警惕。文学产业化、市场化,多拿稿酬和版税,卖IP,到最后,我们的文学,是不是就只剩下得奖和挣钱了?怎么去保质保量?回头去看过去,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些作家成长的时候,最多就是有几个编辑给你写写信,发表一下作品。当然,我不是说不挣钱,当然也要挣钱,但是,钱挣到了,却把自己的文学梦给废了,是不是很可悲?今天的四川,经济和城市建设排名靠前,那么文学呢?可以排到全国前十的有哪些?我们一项一项的来比,小说、诗歌、散文……不是一个人没有,但为什么不可以更多?总而言之,国家对文化的支持和力度,资金和政策,大家不要去担心,我们真正写好之后,一切都可以获得,而且只能是越来越好。
所以,我觉得,培本固元,是我们一定要重视的。 本是什么?元是什么?不要为表面的那些活动,一时间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所困。我们站立在这样一个时间支流当中,站立在这样一个精神支流当中,我们该让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让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追求?这一点很重要。文学,从古至今几千年,尤其是中文写作的文学史更是世界上最漫长的,从未断绝,而我们应使其更为壮大。
比如,我们去古镇、去风景区,我们得去发现和认知,地方的历史、地方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去讲点好故事。我们作为文学工作者,是不是应该告诉他们,旅游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杜甫20多岁就开始旅游,先到山西,再花三四年时间到浙江到江苏,干什么?壮游天下是学习,能够建立起我们很多具体的认识,看到不同的社会面貌。而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呢?我们总说要将旅游业提质升级,作为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九届三次全委会会议在成都召开,我们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义务?在今天这样一个文旅融合的时代,去到一个地方,通过文学的形式,深度挖掘山水当中蕴含的审美资源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所蕴含的那些美好情感,我觉得大有可为。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文学这条路上,光有决心,是不够的。因为决心会遇到困难,如果没有实践的路径,没有读书的根基,没有深入的行动,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