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明天(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的“数九”,到“惊蛰”节气就数到了第九个“九”。“九九寒尽,春暖花开”,“惊蛰”的到来,标志着春耕的开始,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春天,已来到人们身边。
从字面上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和动物有关的节气。“蛰”是指动物冬眠潜伏在土中或者在洞穴里不食不动,多指蛇类、蜥蜴类、龟类、蛙类等低温冷血动物,以及一些多年生昆虫。惊蛰一般在3月5日或6日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与“蛰”的关系,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天气回暖,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土地解冻。宋代苏州诗人范成大《忆秦娥·秦楼月》中说:“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春雷始鸣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与“蛰”的关系,惊醒了洞穴中沉睡已久的动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陶渊明的《拟古九首》中写:“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都是古人对“雷惊万物”的生动描写。其实,我们现在已知道,雷声不等于闹钟,并非惊醒冬眠动物的真正原因。冬眠动物之所以苏醒,是因为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到达了各自的出眠温度,气候条件已适合它们出洞活动。
早在秦汉之前,“惊蛰”节气就已确定,当时称为“启蛰”,列在“立春”和“雨水”之间,后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惊蛰习俗有哪些,“启蛰”改为“惊蛰”。此后,“惊蛰”又被列在“雨水”和“春分”之间,成为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一顺序沿用至今。
古人将每一个节气分为三个物候,描述动物、植物、鸟类、天气等随季节变化的周期性自然现象。惊蛰当然也有三个物候,分别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的第一个五天,严冬时蛰伏的桃花陆续开花,在和暖春风中陆续展开了笑靥;惊蛰的第二个五天,黄鹂开始鸣叫,用美妙歌喉歌唱万物萌动的初春;惊蛰的第三个五天,老鹰化为了鸠。原来,老鹰每年二三月会飞到北方繁衍后代,失去踪影,而原本蛰伏的鸠纷纷飞出来鸣叫求偶。古人看到老鹰少了,斑鸠多了,误认为老鹰化为了鸠。也有文人给出了另外解释,明末张岱就认为“鹰化为鸠”是个生动比喻,春天来了,骀荡春风里,万物和谐,凶猛的老鹰也不再杀生,变得像斑鸠一样温和。
在大江南北,“惊蛰”节气有驱虫、扫虫、除虫、咒雀等各种民俗。古代江南人尤其关注“惊蛰”天气。记录清代苏州民俗的《清嘉录》中说:“土俗,以惊蛰节日闻雷,主岁有秋,谚云‘惊蛰闻雷米似泥’。若雷动于未交惊蛰之前,则主岁歉收,谚云‘未蛰先蛰惊蛰习俗有哪些,人吃狗食’。”古人认为惊蛰习俗有哪些,惊蛰那天如果听到打雷,则预兆当年收成定好,米会像地里的泥一样多;如果春雷早在惊蛰前响起,则预兆歉收,收成会糟糕。这个说法并没有多少科学道理,但却显示了农耕社会中人们对“惊蛰节”的重视。
惊蛰宣告了春耕的开始,田间地头将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唐代诗人韦应物《观田家》中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元稹在《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中写:“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互芽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相比之下,民间农谚则简单明白得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过罢惊蛰节,耕地不能歇”。周而复始,古代中国人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春雷惊蛰的“提示音”中,开始了年复一年辛苦的劳作,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二月二,龙抬头。巧合的是,今年的农历“二月二”是3月4日,和“惊蛰”前后相连。而去年的“二月二”与“惊蛰”则相距10天。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者季中扬教授说,“龙”是四灵之首,百虫之王,古人认为龙也要蛰伏冬眠。惊蛰前后,龙也苏醒,抬头就要下雨,雨水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因此古人对“二月二”格外重视。在江苏各地,还流传着理发、吃龙鳞饼、吃“撑腰糕”、接女儿等丰富多彩的“二月二”民俗,表达了对农业获得丰收的期许,以及对传统民俗的坚守和传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