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的思想
做入世的事情
喜闻《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在大陆出版发行,这真是大陆读者的福气,有幸能够阅读大师一生弘法的精华。我相信,大师对佛教深奥义理精辟、活泼而简明的阐述,会使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本文就大师全集的第三册《阿含经与人间佛教》写一篇个人的读后感。
星云大师常说:人间佛教就是佛教,并且一生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家务。许多人有疑问:人间佛教是不是佛陀的本怀?人间佛教是不是太世俗化甚至庸俗化而失去佛教的神圣性?为此大师又写了《人间佛教佛陀本怀》一书。我从《阿含经》的角度谈谈我个人对以上问题的 认识。
首先,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本怀,因为佛陀的本怀就是为了解脱人生的痛苦,所以佛陀一生所要解决的是人的生、老、病、死之苦的人生大问题。佛陀在成道后的四十五年当中主要讲的是“苦、集、灭、道”四谛,而四谛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苦”。因此,《阿含经》中提到,佛陀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只宣讲苦和苦灭。”也就是说,佛陀一生的弘法生涯是以解决人间“苦”的问题而展开的。
其次,人间佛教不是世俗化星云大师全集的第三册《阿含经与人间佛教》写一篇个人的读后感,更不是庸俗化,而失去佛教的神圣性。《增壹阿含经》讲道:“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这是印顺导师提倡人间佛教的理论依据。印老说,读到此“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真实感”。
佛陀的教法不是“神启说”,它是佛陀的发现出世入世哲学,因此学习佛法不是为了升 天,而是求得解脱。要求得解脱,我们在人间就可以获得。所以佛教与神无关系。
许多人对人间佛教有误解。因为他们认为,佛教是讲“出世”的,而人间佛教的提法有违佛教“出世”的精神。其实这是对佛教“出世”思想的误解。佛教所讲的“出世”也不是要离开现在我们所住的这个器世界,而是要超越这个烦恼的世间。超越世间指的是,住在这个器世界,但不被世间的烦恼所染污。因此达到解脱的人,对世间不执着、不贪求,他们随缘任用。用佛教的话来讲,他们达到了“出世”“与世无争”和“八风不动”的境界。
佛教所讲出世的世间有两种:第一是指出离五蕴或五阴世间,第二是指出离五欲的世间。前者是指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后者是指我们对所感所知的世间的认识。如《别译杂阿含三〇六经》讲道:“我今但以一寻之身,说于世界、世界集、世界灭、世界灭道迹。赤马天子星云大师全集的第三册《阿含经与人间佛教》写一篇个人的读后感,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何等为五?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是名世间。”这是讲五蕴的世间。再如《杂阿含二三〇经》讲道:“世尊!所谓世间者,云何名世间?”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如南传《增支部 ·顺世论者经》讲道:“在圣者的戒律中,五欲就叫作世间。是哪五项呢?由眼认知的、渴望的、诱人的、快乐的、可爱的、被激情所缚的形态,由耳认知的……声音,由鼻认知的……香,由舌认知的……味,由身认知的、渴望的、诱人的、快乐的、可爱的、被激情所缚的触。就是这五项。”这是讲五欲的世间。
佛教认为,由于我们对自我和世间的无知,我们的心被外界所牵引,因此生起贪欲,烦恼由此而来。如《杂阿含一〇一〇经》讲道:“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南传《相应部》也讲道:“世间为欲限,去欲得解脱,抛弃爱欲者,断除一切缚。”(南传《相应部》,第一册,第六十九页)而心则是世间的主宰,《杂阿含一OO九经》讲道:“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出世入世哲学,能制御世间。”因此《增壹阿含经》讲道:“诸比丘,此心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是故,诸比丘,当分别心,当思惟心,善念诸善本。”
所以佛教所讲的“出世”,不是离开我们所住的这个器世界,而是就住这个世间,以一种不执着、不攀比、不计较的心态看世间,超越这个充满烦恼的世间,达到心如止水、八风不动,对器世间的一切随缘自在,心不贪着。因此出世入世哲学,就是达到解脱的人、达到出世的人,也不一定要离开这个器世界。这样的解脱不离人间,我们认为这就是印顺导师、星云大师等大德所说的人间佛教。因此佛教界常说,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本期推荐人:广兴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早期佛教、佛教伦理等。
重要著作:中文论著《人间佛陀——历史佛陀观》,英文论著《The of the :its from Early to the 》。
鉴真好书简介
《星云大师全集》简体中文版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新星出版社编制印行。约4千万字,包括:经义、论丛、教科书、演讲集、文丛、传记、书信、日记、佛光山、年谱、影谱、附录等十二大类。星云大师在这些著述中,系统地阐述人间佛教的思想、学说、理论以及实践结果。内容丰富全面,包含大量的经典导读、学术论文、主题讲说、佛门掌故、丛林规范、倡议评论、偈语格言、艺文创作乃至编着的教科书等,处处论述人间佛教,在在闪耀人间佛教思想的智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