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是一个复音词,你了解多少?
#人文#我们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时候,因为是母语乍看很简单,但若是细分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内容,就会发现其中的复杂和困难。尤其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在其中关于古今用词变化的感受会更加明显。我们发现,在古代,人们多用的是单音词,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而到了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又渐渐从单音词到了复音词,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来合成便是最常见的形式,如:儿+子——儿子、成+就——成就。
就如上述我们所谈到的单音词和复音词,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寺庙”一词便与其有关,很明显,“寺庙”是一个复音词,现如今我们统一将其理解为佛寺的统称,但若要细分到词中的两个单字的话,“寺”和“庙”形式尽管相近,究其含义却是大有不同的。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寺”。关于“寺”的含义解释最早出现在东汉文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其中写到“廷也,有法度者也。”廷,一开始指宫廷的侍卫人员,后指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法度,则是有法令制度、有秩序的意思。因此,寺在当时所代表的是官署名,就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古时专门负责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和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太常寺”等等。除此之外,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级官职制度——“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的官署称为“府”庙观建筑,“九卿”的官署便称之为“寺”。
而“寺”作为官署之称的用途到了东汉明帝刘庄统治时期就渐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僧人藏经,讲佛的场所。在永平十年(67),佛教开始从古印度传入我国,相传在当时,天竺僧人骑着白马驮着经书朝东而来,最初便是在洛阳的鸿胪寺落脚,也是从这以后“寺”的功能便渐渐便为了僧人居住之地的统称。
接下来是“庙”。庙,在古代,人们将用来供奉祖宗神位的屋舍统称为“庙”,这一点也是庙和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供奉的主体不一样,和庙不同的是,寺院中所供奉的是佛或者菩萨。而关于庙,古人还制定了相应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必须是拥有官职的人及其以上身份的人才能建庙,在《礼记》中就有记载:“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汉代之后,关于建庙的规定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庙逐渐和原始的神社混合在了一起,开始出现了“龙王庙”,“关公庙”和“娘娘庙”等;另一方面是,有关的建庙制度中出现了凡是有功于国,有功于民的,死后可以入庙,接受世人的祭祀和礼拜的规定“寺庙”是一个复音词,你了解多少?,例如我们所知道的“大禹庙”,“岳飞庙”等。
除了寺和庙这两个熟悉又陌生的单字以外,还有两个类似的单字,就是“观”和“庵”,这四个字常常被我们认为是最常见的与宗教有关的场所的统称,那么,关于“观”和“庵”你又了解多少呢?
观,其最初的用途其实和道教并无关系,在刘熙所作的《释名》中说到:“观者,于上观望也。”因此,最开始的“观”是被作为古代观察天文星象变化的地方——“天文观察台”的统称。之后,西汉帝王对道教非常推崇,因为在道教中认为,通过观察天文星象的变化,可以悟道,由此将悟道场称之为“道观”,此后“观”便渐渐成为了道士居住的地方。庵,其最初的本意指的是关起门来的小屋,具有不对外开放的性质。在《释名·释宫室》中有谈到:“草圆屋谓之庵。”,则是说庵多是由茅草搭建而成。到了汉代,因为佛教的传入,庵便也开始成为了给佛徒尼僧居住的庵堂,到了后面就逐渐演变成为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的统称。
经过上述的分析,相信大家也大概了解了寺,庙,观,庵的由来和区别,尤其是寺和庙庙观建筑,两者最为相似也容易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由此“寺庙”是一个复音词,你了解多少?,我们也可以知道这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俗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说法在寺和庙是两个概念的前提下就不是那么准确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字的用法也随着人们的使用习惯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着庙观建筑,因此,如今的我们去深究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初始意义和其意义在后来发生的演变经过时,在这过程中倒别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