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家版本馆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古代建筑美学,唐朝诗人王维的名句描画了唐代建筑艺术的瑰丽辉煌。唐朝繁荣发达,开放包容,世界多个民族的文化和技艺在此交汇融和,在建筑技术和造型艺术上也达到一个顶峰。
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其建筑特色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代中原地区的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长安城内的帝王宫殿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为其他封建朝代所不及。
二是建筑群处理成熟。隋唐时,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宫殿、陵墓等建筑更加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唐代的建筑组群主次分明(蒙古记忆)长安——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及特点,高低错落,大型廊院组合复杂,正殿左右或翼以回廊,形成院落,转角处和庭院两侧又有楼阁和次要殿堂,并有横向扩展的建筑组群方式,在中央主要庭院左右古代建筑美学,再建纵向庭院各一至二组,而在各组之间以夹道来解决交通和防火问题。
三是建筑结构形式的技术与艺术价值极高。唐代建筑普遍采用木、瓦、砖等建材(蒙古记忆)长安——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及特点,以堆叠结构为基础,以贴面装饰、内腔飞檐、内外融合、楼宇搭建等形式呈现建筑结构,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结构复杂。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木建筑的基本特征为:斗拱硕大;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屋檐高挑。只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唐代建筑大多未能保存至今,而木建筑能考察到的也只有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南禅寺等寥寥几座建筑。
唐代建筑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廊槛建筑,一般是在走廊里头顶上面建造略大一点的屋子,给楼与楼之间搭起了一道屏障,也使整个建筑承重更加均匀,造型也变得更加美观。此外,唐代建筑中也大量使用砖石建筑 。当时佛塔不少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
四是室内外装饰令人赞叹。由于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富足的文化教育,使得宫殿寺庙的室内外装饰比前朝可观的提高。高大的殿堂中丰富多彩的壁画,精细繁复的屋面饰物,贴饰木雕等雕刻,外部古朴美好的琉璃瓦、木质金属、木石钉条、象征性的瓦片缝衬等,都在殿宇中起到了重要的装饰作用,使唐代建筑整体变得灿烂华丽。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唐代建筑历经千余年,目前在我国得以完整保存的唐代建筑不多,主要有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正殿、广仁王庙、正定开元寺钟楼等。
佛光寺东大殿自大唐留存至今,但它也是在1937年才被重新发现,并回归建筑学界的视野。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以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作为“旅行指南”,发现了佛光寺。在佛光寺东大殿粗犷的屋顶之下,是设计极为严谨的木结构铺作层,唐代的斗拱宏伟壮观,如一棵参天大树,屋架、梁枋、斗拱、柱网、柱础共同组成了大殿的结构,姿态矫健,井然有序。
距离佛光寺四十多千米的南禅寺,为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所建,虽然规模不大却也完整保留了唐代的建筑制式。
晋南芮城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用以祀奉水神,正殿建于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由于累经重修,外观已不能反映唐代建筑的特点,但其疏朗古雅的构架仍为唐式。
河北正定开元寺的钟楼被称为“半座唐构建筑”,这是一座平面呈正方形的歇山顶式二层楼阁建筑,由于上层为清代重修,因此称其为半座唐构。
在西安,为人们所熟知的慈恩寺塔(大雁塔)和荐福寺塔(小雁塔)都是寺庙佛塔类型,虽是后来重修,但在其中不难看出唐代建筑结构繁复、造型华丽、规格严谨之处。
已经被毁掉的大明宫,被誉为“千宫之宫”,有诗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仅从其遗址就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皇宫的宏伟辉煌,明宫含元殿现存遗址面积是今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三倍,足见其体量之宏大。
慈恩寺塔(大雁塔)
今日的建筑师们,也有不少为唐代建筑美学所倾倒,并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尽力令大唐风韵在现代建筑中重现。
由建筑名家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采用了“大山法”,借鉴了宋代文人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提出的六个要点“宏大、幽邃、人力、水泉、苍古、眺望”。博物馆正对的南侧明州公园里,有一座水泥翻制的高大假山,于是王澍造了一座比它更假的大山,与之遥遥相对。
在社交网络上被称为“洛阳美学天花板”“最美博物馆代表”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其设计试图跳脱出仿唐风格的束缚,寻找隋唐历史文化的不同切入视角。博物馆独特的曲面屋顶,仿佛被风吹得饱满的船帆,“曲面大屋顶”便是建筑师李立从隋唐建筑中提取的元素。
说到以唐代传统建筑形式为原型的现代建筑创作,不得不提建筑师张锦秋的作品。她是建筑大师梁思成、莫宗江的弟子,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到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再到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这些西安知名的地标建筑,都是由她设计的。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中,张锦秋通过不同屋顶组合和重重叠叠的翼角飞檐营造出“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势”。序厅屋顶采用古代宫殿建筑的最高形制重檐庑殿顶,和序厅相连的文物库建筑采用了单檐庑殿顶,对应的南面主入口大门也采用庑殿顶,这三个采用了最高屋顶形制的建筑共同构成了建筑的南北轴线,体现出唐代建筑的礼制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在外部形式上对斗拱的昂、耍头等部位进行了简化,斗拱层的高度在立面上占的比例也更小,更加符合现代审美。
张锦秋领衔设计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在去年落成,该馆以“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为主导思想,南北高差很大,设计中为保证功能的合理性,通过地形建模将现场分为6层台地,同时利用挡土墙面设计了反映陕西特色的文化墙,既遵循传统又寻求创新。建筑主体立于高台,以高山为景,承高山之势,形成中心对称、园林交错的建筑景观,大开大合的节奏,将汉唐风韵的磅礴雄厚体现得淋漓尽致。
陕西历史博物馆
【 结 语 】
唐朝已成过往,而诗歌和建筑之美流传至今。
梦回长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唐朝的想象古代建筑美学,
它在黄鹤楼,在雁门关,在白帝城,在寒山寺……
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
(本报综合整理,部分资料来源于凤凰空间、MAO设计)
◎编审:左国兰
◎ 美编:杨榆洁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