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汉语 > 康熙字典
(英语学习)你就是大牛了,你还不知道?
2023-11-17

(英语学习)你就是大牛了,你还不知道?

心里的想法需要发表出来,你可以说话,也可以写字。说过的话,自己和别人可能会忘记,文字记录就可以保存的长久一些。当然,你可以说现在可以录音、录像啊。对。但是文字这个东西你翻翻书稿,看看大概就可以判断你要不要读下去。而录音、录像则非听一遍不可,如果跳着快进会搞不明白意思的。

现在世界上的文字无非两种:表音文字,比如英语;表意文字,现在只有唯一的汉语。常用汉字3000—5000个,这点儿汉字能组合出的词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假如你学习还算努力,掌握个一万两万的汉字,那你就是大牛了!表音文字就不同了。你看见一个英语单词,可以读出来(发音),但你可能不知道意思。英语中,只要有一个新事物出现,就要新造一个单词。这就导致英语词汇大量出现,已经超出了正常人认知的极限。用英语学习科学的小伙伴们,把大半的时间花费在学习新词汇上——他们要么在背单词,要么在去背单词的路上。WHY(为什么)?古时候就有闪电,中国人造了个“电”字,以后出现了和电有关的或者原理接近的新词语,中国人就用“电”为基础,造了新词:电话、电车、电视、电网、电磁波、核电、风电、电动势、电压、交流电……这些,即使没有专业知识,看着也能猜出个大概吧。看看英文的:, , , power grid, wave, power, wind power, force, , ……这些词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一半没有规律,只能死记硬背。再加上不能完全翻译的外来词汇,为新事物创造的特种词汇,英语词汇总量即将突破100万(到3月21日为止录得全球英语词汇共约98.8968万个,按目前英语词汇增长趋势推断,预料今秋将突破100万字大关),按现在的速度,到2050年突破200万不是梦!英语读个研究生,不掌握十几万的词汇根本不行。而汉字,嗯,一万个,肯定行!

汉字又称中文,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为什么叫汉字?因为汉朝时我们很强大,也因为汉朝的汉字基本就定型了,一直传到现在。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漫长演变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但现在,我们还是以楷书为主体,书写的是建国后简化的汉字(常用的是简化汉字,有些非常用的还是没有简化)。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

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

大篆为汉字书体的一种。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书。 秦时称为大篆,与小篆相区别。

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

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

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隶书强化了汉字的记号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对汉字的改变很大,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为后来派生出的草书、楷书、行书奠定了基础。

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楷书到唐代发展到高峰,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等。楷书到了宋代,出现了"宋体",现代印刷的宋体、黑体、仿宋等字体都属于"楷书"。

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时期吴国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草书相当于另外一种字体,不好认。所以交流上有限制。

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

咱放一起看看:

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但有一样,从《易经》的画卦来看,汉字一开始就是画的。比如:日、月、山、川……后来画的(象形)不够表达意思了,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加入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于是这“六书”就成了汉字的造字条例。

象形:描画事物的形象的造字法,如"日、月、火"等就是描绘其图案来造字,后来逐渐演化变成如今的造型。象形造字法是人类最本能的造字方法。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象征符号来造字,比如“上、下,刃(刀锋的那边加一点)、本(树根加一横)”。用纯象征的符号造字也属于指事造字法,比如"一、二、三、五、七、十、上、下",用纯象征符号造字就属于记号字。

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

形声: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造字法。形旁是汉字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表义部件,声旁表示该字的读音,比如:左形右声:证、抖、城、构、伟;右形左声:战、励、刚、彰、瓴;上形下声:芳、岗、晨、笼、雾;下形上声:想、熬、袋、劈、汞;外形内声:圆、厘、匪、闺、匈。例如"鸠"字的形旁"鸟";声旁"九"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

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组成新字的造字法(不同于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形声字),比如:"日"和"月"组成"明"字;"人"和"言"组成"信"字,表替人带话而不加改变为值得信赖;"人"和"木"组成"休",表示人在树下休息……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比如:两个"人"组成"从",三个"人"组成"众";两个"木"组成"林",三个"木"组成"森";两个"口"组成"吕",三个"口"组成"品"等。

康熙字典画华字几画_华康熙字典多少画_康熙字典画华字多少笔

假借:借用读音不同的字和形旁来组字的造字法,假借字和形声字关系密切,只是声旁的表音功能丧失了。比如:兑dui---shuo说 tuo脱 yue悦阅;告gào---gù梏牿 hú鹄 jiào窖 kù酷;且qie---cu粗殂 ju跙沮狙疽龃雎 qu蛆 zu祖 阻组诅俎 zhu租助 zui咀……

转注:字的意义发生变化而转作它用,其本义用另一个字来注解和代替。转注不是一种造字法,是与造字密切相关的用字法,转注字都是两字一对,比如:其--箕:"其"本义是"簸箕"的象形,后来转做虚词,"其"的原始义用"箕"字代替;斤--斧:"斤"原始义为"斧",后来转做量词"斤",原始义用"斧"字代替;莫--暮:"莫"原始义是"暮-太阳落在草下"之会意,后来转做虚词,原始义用"暮"字代替……

汉字是表意的,所以祖国方言虽多,你可能听不懂,没关系,写出来就看懂了。如果说拼音文字是“条形码”,那汉字就是信息量无穷大的“二维码”。

高级的汉字,特别有趣,还有故事。

笑话一:有一个小伙子不爱学习,进城里打工,往家写了封家书写到:“爸爸妈妈,我在那里过得很好,吃的是白馍,睡的是火坑(炕),但是前两天下雨(英语学习)你就是大牛了,你还不知道?,我才发现我没命(伞)了,你们快给我送命来!”二老一看当场晕倒。

笑话二:一位教书先生(英语学习)你就是大牛了,你还不知道?,给 一个财主当家庭教师。列出的条件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地主一看就聘了他,天天给他吃青菜豆腐。不久,教书先生就提出异议,财主说:“你不是写着吗?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先生说:“我写的是:无鸡华康熙字典多少画,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钱。”所以,古代形容一个人读书不好,断句都不会就说“句读之不知”。标点,很重要!

故事一: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华康熙字典多少画,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几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华康熙字典多少画,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故事二: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从此就有了“打油诗”。苏轼脸长,苏小妹的前额特高(隆起)。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既然汉字是表意的,而且汉字有自己的造字规律,那么掌握一些汉字的来龙去脉对于掌握汉语文字将大有裨益。

TAGS: 楷书 汉字演变 赵孟頫楷书